行业分类
博客背后的道德考量
日期:2007-03-10 18:10  点击:130

博客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生宠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我国已经有三大博客网站,即博客网、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统计中国博客的注册用户达到740万。除了这几大专业博客网站,新浪、网易、TOM等门户网站也纷纷开始拓展博客业务,许多个人博客网站正呈日益高涨之势。

     博客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有其生存之道。其一,与博客本身的属性有关。博客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这一点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播出去,这是传播学所要求的最高目标。此外,强大的交互功能,私密性和开放性是博客取胜的最显著特点;其二,传统媒体说教的面孔让受众失去兴趣。博客的出现正是满足了受众自己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诉求,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但博客在中国迅猛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不和谐音符,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一些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博客已经不再单纯和纯洁,粗俗、谩骂、个人私密、黄色“性”趣在博客中并不鲜见。博客本是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体,其核心不仅仅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记录个人的日常经历,而且是在中国法律为背景框架下的社会记录,为他人提供精彩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博客作为新生事物,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远非普通意义上的价值评判标准所能衡量的,它与传统的价值道德观念相违背有其必然的结果。如果说博客是运动员,那么道德就是比赛规则,不服从规则的运动员自然被淘汰出局。当社会道德的天平在权衡博客轻重时,社会会给博客一个合理的位置;若博客在盲目发展的道路上失去理智,挑战社会道德,那么它将会踏上一条不归路,失去的是大批网民,必将成为一堆无用的精神垃圾。

     综观当前中国部分博客出现与传统道德相背离的现象,其原因一,博客“质”“量”失衡。中国博客正处于数量扩张期,各种博客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这种扩张只是粗放式的,量的盲目增长势必造成质的欠缺;其二,博客服务商BSP门槛低下,注重赢利,忽视社会效益。据2005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博客服务提供商BSP658,提供托管服务的网站遍地开花,一方面是因为博客托管服务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在于博客托管服务的门槛低下。此状况会带来BSP的繁荣,但同时也会带来分散无序的管理,更何况一些BSP粗制滥造,以迎合后进受众的需求。其三,有些博客作者素质不高,缺乏新闻传播素养,有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故弄玄虚,草率行事,这起到了为假新闻的传播助燃的作用;其四,政府监管乏力,相关的法律设施不健全,造成博客处于无序状态,道德与博客的矛盾自然在所难免。

     解决好中国博客与道德的矛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作为中国博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一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传播者,做到不宣传一条无用的垃圾信息;作为博客服务商BSP而言,应当以大局为重,做好“把关人”的角色,除了搞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绝不能姑息垃圾信息的存在:作为政府,应当加强监管,搞好法制制度建设。

     中国博客道路虽然曲折,但只要在道德的轨道上良性循环,其前途是光明的。正像中国博客方兴东在《博客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像远古的炼金术一样对知识充满痴迷。他们想率先走出信息迷宫,他们乐于向人们分享在信息海洋里的冒险历程,为后来者开辟一条成熟的航线。他们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中国新闻出版网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7 23:4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