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冯骥才
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记载这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凡是这两大劫难的亲身经历者,都在努力忘却它,又无法忘却它。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命运不受其恶性的支配。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醋——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如果后世之人因此警醒,永远再不重复我们这一代人的苦难,我们虽然大不幸也是活得最有价值的一代。
我常常悲哀地感到,我们的民族过于健忘。“文革”不过十年,已经很少再见提及。那些曾经笼罩人人脸上的阴影如今在哪里?也许由于上千年封建政治的高压,小百姓习惯用抹掉记忆的方式对付苦难。但是,如此乐观未必是一个民族的优长,或许是种可爱的愚昧。历史的过错原本是一宗难得的财富,丢掉这财富便会陷入新的盲目。
推动“文革”悲剧的,不仅是遥远的历史文化和直接的社会政治的原因。人性的弱点,妒嫉、怯弱、自我、虚荣,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虞诚,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它使我更加确认,政治一旦离开人道精神,社会悲剧的重演则不可避免。
“文革”是我们政治、文化、民族疯疾的总爆发,要理清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时代不因某一事件的结束而割断,昨天与今天是非利害的经纬横竖纠缠,究明这一切依然需要勇气,更需要时间,也许只有后人才能完成。没有一层深于一层的不浅尝辄止的思索,就无法接近真理性的答案。没有答案的历史是永无平静的。
![]() |
![]() |
“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目的是所谓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运动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 |
![]() |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人贴出了一张攻击北京市委和北大党委的大字报,被毛泽东称赞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于6月1日向全国广播。照片所示是别处后来转抄的该大字报。并非当时当地所摄。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文汇报刊登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毛一生“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晚年尚有魄力发动了一场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参与的文化大革命。千秋功过,谁与评说?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红卫兵袖章 “八一八”是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的日子,以“八一八”命名,显示其为老牌红卫兵。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1966年8月18日 北京百万群众在***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会,毛泽东和林彪、周恩来等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接见首都红卫兵代表,提出“我们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保皇派;要打倒牛鬼蛇神”。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在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接见了100万红卫兵之后。那一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北京大学的“革命师生代表”。毛泽东还给北大校刊写了题词“新北大”。这无疑是对北大校园里已经发生的一切的极大支持。在那一天,中学生红卫兵代表宋彬彬给毛泽东戴上了红卫兵袖章。当时宋彬彬的学校已经打死副校长卞仲耘两个星期了。在得知她的名字是”文质彬彬”之意时说,“要武嘛。”8月18日接见之后,红卫兵暴力全面升级。北京每天先有几十人后几百人被打死。 图为傅雷夫妇,1966年9月3日 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在其上海寓所内双双自缢身亡。 ![]() 下图是当时的宣传画,事实是北京崇文区榄杆市广渠门内大街121号居民,1966年8月25日,李文波在家中被红卫兵打死,其时正值北京红卫兵的八月杀戮走向高潮之际。 ![]() |
![]() |
![]() | |
| ||
|
陪同第一夫人,周恐不轻松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文革中的五大学生领袖:
聂元梓曾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组长,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候补中央委员。
谭厚兰曾是北京的大学红代会核心组副组长,北京市革委会常委。
王大宾曾是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政委兼司令、首都红卫兵三司副司令、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副组长、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兼政法组副组长。
“文革”开始后,韩爱晶在去国防科委“请愿”静坐的28个昼夜中,空前活跃而坚定,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北航“红旗”战斗队的“总勤务员”(即总司令的代名词)。造反“司令”蒯大富,为清华井冈山的头目,人称蒯司令。
1967年1月6日,蒯大富组织井冈山兵团干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智擒王光美”。4月,在蒯大富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召开了批斗王光美的大会,彭真等人也被押来陪斗。从5月29日到7月27日,在蒯大富领导下,清华大学武斗一直没有停息,这就是著名的“清华百日大武斗”。武斗中死伤多人。 7月27日,工宣队进入清华,宣传制止武斗。蒯大富决定以武力抵抗,不让工人进校。造反派手持长矛、枪支、手榴弹,向赤手空拳的工宣队袭击,5名工人被打死,731人受伤。毛泽东震怒了。7月28日,他接见五大学生“领袖”,点了蒯大富的名。会后,五大学生“领袖”回到学校放下武器、拆除工事。12月,蒯大富被分配到宁夏青铜峡铝厂当了一名电解工。 1970年,清查“5·16分子”,蒯大富是重点清查对象。11月初,他被押回清华受审。1973年被安排到北京石化总厂东风化工厂劳动。1978年4月19日,蒯大富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1983年3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蒯大富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1987年10月31日,蒯大富被释放,回到青铜峡铝厂。1992年,他和妻子来到了山东省蓬莱市司家庄振兴实业总公司。蒯大富被任命为总公司总工程师。
图清华大学“井冈山战斗队”的头目蒯大富。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文革”开始后,韩爱晶在去国防科委“请愿”静坐的28个昼夜中,空前活跃而坚定,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北航“红旗”战斗队的“总勤务员”(即总司令的代名词)。
“大闹、大名、大权”是“造反当官”的三部曲。韩爱晶审时度势,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刘少奇同志。1967年7月26日,他与北京建工学院“新八一”联合成立了“揪刘火线总指挥部”,以召开批判会和逼刘交出第二份认罪书为名,调集了几十个单位数千名群众围堵中南海各门。幸亏周总理采取了强制措施,才平息了这场轩然大波。
韩爱晶为了扩大影响,先后派出数百人,以“调查组”、“联络站”等名义,在全国35处插手当地运动。他还成立了专门对付部队的“全国动态组”。1967年4月,北航“红旗”赴武汉调查组、搜集整理上百页的黑材料交给当时“文革小组”成员王力,为王力一伙诬陷武汉军区,制造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提供了炮弹。
1967年7月9日,在北航的一间教室里,韩爱晶写了自己历史上最肮脏的一笔。这个小型“审斗会”审斗的是功勋卓著的老帅彭德怀。当时彭总任西南局建委第三副主任,三线副总指挥。韩爱晶非法强行揪回彭老总,声称“审斗会”要“刺刀见红”。会前,北京卫戍区的同志奉命向韩爱晶宣布了周总理“不准打、不准搞喷气式、不准挂牌子、不准游斗、不准开万人以上斗争大会”的五项指示,韩爱晶却声称“周总理的指示已经过时”,带头对彭老总逼供和殴打。他们逼迫彭老总在他们写着“反对毛主席”罪名的纸条上签字并写“认罪书”,刚直不阿的彭总据理驳斥、拒绝签字。韩爱晶恼羞成怒,先后7次将彭总打倒在地。使彭总前额被打破,左右两侧第五、十肋骨骨折,肺部受内伤。一个星期后,北航又召开了数万人的“批斗大会”,不顾彭总的严重伤病,会上对彭总搞“喷气式”,会后又挂牌游斗,并再次毒打彭总,连陪斗的张闻天同志头部也被打成血肿。
在林彪、江青一伙的授意下,韩爱晶率人诬陷和企图打倒徐向前,绑架、迫害了张平化、叶飞、徐海东等人……,同时,他们在北航院内设立了名为“隔离室”的监狱18处,先后立案审查了465人,其中170人受到非法关押,造成20余人非正常死亡。1979年,公安机关正式逮捕了韩爱晶。1983年6月,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力3年。
号称“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之一的北京航空学院红卫兵头目韩爱晶(右)向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汇报工作。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文革奇景
挖坟鞭尸
连死人也不放过。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捣毁名胜古迹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江青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焚烧古籍字画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山东孔庙前的批林批孔大会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批斗和尚 screen.width*0.7)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0.7;" border=0 onloadsetImageDimensions(this)>
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