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爱的阳光照进大连残疾人日间照料站
日期:2014-12-18 13:59  点击:110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琅琅的读书声不时从中山区老虎滩街道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站传出,很多人无法想象,这清晰准确的诵读竟来自一群智力有障碍的人。中山区自2009年在葵英街道向阳社区建立全市首家残疾人日间照料站以来,全区现已在6个街道建立了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共有68名智障人每周一到周五来照料站,免费享受照料和技能培训。5年来,照料模式已由原来“吃饭休息+安全看护”的二元模式,转向集日间照料、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和就业实习于一体,以最终融入社会为目的的“4+1”模式。


    今年5月,报道了中山区老虎滩街道日间照料站开展圆梦行动后,这个特殊的群体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山区朗诵艺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生、大连狮子会“慈恩服务队”、三十五中学“王艺霏爱心小分队”的同学们……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纷至沓来,日间照料站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照料站不仅是个‘成人托儿所’,更让养员们找到了自身价值。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心和帮助,则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老虎滩街道日间照料站站长李伟在这里工作了3年,他发现,养员们的内心一样有梦想,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自己的爱心表达。“我们热爱唱歌,我们每天都想唱”,这是孩子们的共同心愿。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尹航听说后,走进这个特殊的群体。每周,尹航都要义务来上音乐课。刚开始,养员们站在琴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开口唱歌,现在,养员能独立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感恩的心》等曲目。一个叫曲艳的女孩现在都会弹琴了,有时还会为志愿者们演奏一曲。

  中山区朗诵艺术家协会的志愿者们经常来到这里,其中一位叫张玉琴的退休教师今年70多岁,4年前确诊患有肺癌,手术后康复得很好,每周五9时,她都会准时与协会会员一起来给养员们上课。这不同于以往的课堂,这些学生没有汉字基础,甚至不会发音,有的还很腼腆不愿说话。一段时间后,养员们抢着把画着太阳、餐桌、流汗的人的图纸举到张老师面前。“那一刻,我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期待,他们期待被肯定、期待与外界的交流,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色彩和阳光。”

  有了日间照料站照顾智障孩子们,当父母的终于放下心来,走出家门找工作,挣点钱补贴家用,盼望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日间照料站的特殊群体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在圆梦的路上汇聚了太多人的爱心与奉献,正是因为这种汇聚,简单的梦想变得格外斑斓。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13 16:4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