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张承志推着曹一钢来到“星光热线”小门面房。(大公报记者黎阳清摄)
大公网4月21日武汉电 (记者黎阳清)56岁的武汉十大杰出残疾人曹一钢,自幼四肢残疾。2001年创办“星光热线”,苦练嘴咬筷子打字、舌头发手机微信, 14年义务为残疾男女牵线搭桥,62对残疾人终成眷属。今年4月,他被推上“中国好人榜”投票,截至记者今日发稿时,其得票已过18万。
咬断万只筷子 每分钟打30字
2001年3月,曹一钢接下祖上唯一的遗产——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附近的一间7方米的临街门面房,用这间房,他开办了武汉“星光热线”,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婚介服务。
当时互联网还没普及,一部电话机就是他和残疾人联系的唯一工具。幼时脑瘫致四肢残疾,他用嘴咬住筷子拨打电话。
后来好心人凑钱买了一台电脑,他便苦练打字。每天早上7时,他就在护工的帮助下,坐上专制的木椅,爬在电脑前练习。刚开始,一分钟只能打一两个字,每天要咬断20多只筷子。苦练两年,当他咬废了上万只筷子的时候,每分钟能打30多个字了。
从那以后,他通过电话、QQ、互联网和各地的残疾人交流,慢慢建立了上千份残疾人征婚档案资料。
如今,他又从菜钱里节省了800多元,买了一部山寨智能手机,苦练舌尖功夫发微信和外界沟通。

去年10月曹一钢参加一对残疾人夫妇婚礼。(受访者提供)
坚持“三不”原则 成就62桩婚姻
残疾人相亲比健全人成功率更低。他们不仅要求身体机能上互补对方的残缺,也要考虑维持生活最基本的经济条件。比如,一般而言,盲人与盲人组合家庭不好,而与肢残人组合有利于生活互助。
所以,直到星光热线开办一年后,才成就第一对婚姻。2001年8月,一名32岁的上肢残疾男士,在星光热线登记后,曹一钢不断帮他联系女性残疾人见面,直到与第19人见面时,他们才相互看中对方。如今,这对夫妻的小女孩已经7岁,长得活泼可爱。
成功一对后,鼓舞了曹一钢信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各地残联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求婚信息转到“星光热线”,可选择余地大了,成功率也日渐上升。
今年4月,又撮合成功两对残疾人。一名盲男和一名下脚残疾女结合,一名低视力男与一名聋哑女结合。目前,他们都在装修新房,将于5月举办婚礼。至此,曹一钢主持的“星光热线”共成功撮合62对残疾婚姻。
采访中,三对残疾夫妻告诉记者:曹一钢当“红娘”,从不吃别人的、不喝别人的、不拿别人的,就是参加婚礼,也照样包一个红包送去。今年元宵节,一对夫妻买了许多礼物送来,曹一钢坚持没开门,那对夫妻至今还因此事不理曹一钢。

曹一钢用下巴操作电脑鼠标。(大公报记者黎阳清摄)
他们是残疾人的眼和腿
在曹一钢身后,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是他们义务迈出双腿,协助曹一钢14年如一日地继续着爱心之举。
68岁的张承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武汉市铁路局退休职工,汉阳区翠微街西桥社区居民。大约12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承志认识了曹一钢。被其精神所感动,许下一个承诺:要悉心照顾曹一钢,帮他把星光热线的事业持续下去。为了这句承诺,张承志十多年一直当着义务护工,照料他的生活、帮他打理星光热线,经常忙到深夜。
18日,记者采访当天,不少残疾人闻讯赶来,对张承志评价极高。曹一钢说:“张哥就是我的双腿啊,没有他,我哪都去不了。”一名盲目人说:“张叔就是我的眼睛,我媳妇的手就是他牵到我手里来的……”
在曹一钢身边,像张承志这样的志愿者还不少,每次残疾人相亲、婚礼,他们都义务出卖帮忙干活,不收一分钱还倒贴交通费等费用。
“残臂红娘”,其实是一个爱心团队的力量。

曹一钢用嘴咬住筷子打字。(大公报记者黎阳清摄)
即将拆迁“星光热线”难继
“为人当红娘,怎么不给自己找个老婆?”面对许多好心人的提问,曹一钢有苦难言。他说:“经济上困难,生活上不能自理,我不想连累别人……”
曹一钢的家,一是间30平米的政府廉租房,每年只要300元的租费。他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残疾人补贴加低保费,每月共700元,星光热线那间七平方米的门面,是残疾人相亲见面的地方,偶尔也做点打字复印的小生意,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五六百元。
就是这样微薄的收入,他也大多花在残疾人的婚恋上了。去年11月11日,为证实一名登记求婚的残疾男是否真的有房,他花100多元乘出租车见去查证,路途摔成骨折,医疗费还是湖北电视台一位主持人出的。“残疾人本来就不幸,我不能让应征的女性在婚姻上受骗……”曹一钢说,最远的地方,他去过北京帮应征女残疾人求实对方的情况。
这些困难,曹一钢都已经习惯了,最让他和许多残疾人担心的是,星光热线那间小门面房就要拆迁了,补偿问题没谈好。他们期望拆迁方能还建一个一楼的门面房,方便残疾人聚会,想把好事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