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道德银行默默为居民办实事[图]
日期:2007-01-27 14:25  点击:124

道德银行储户都有这样的储蓄卡

  “我虽然80岁了,但身体特别好,我也想做点什么,能不能让我也加入道德银行啊?”1月25日,80岁的长春市民王先生找到记者,希望能成为道德银行的储户。东北首家道德银行于2003年5月19日在长春市湖东社区正式成立,储户们的储蓄量是以时间来量化的,如果累计做好事的时间达到800小时,就可获得一张终身储蓄卡。与其他银行不同,道德银行的受益者主要是社区里的老年居民。在道德银行登记的3500名储户中,有在校大学生1500人,2000人是社区里的老人。行长张文均告诉记者,成立4年来,道德银行从没有挨家宣传,拉居民加入,居民是自觉参加。

  [成立背景]

  “非典”时期成立

  70岁的张文均老人是道德银行的行长,也是银行的创始人之一。建立道德银行的想法是在“非典”时期产生的,张文均说,湖东社区是全国优秀社区,社区内的风气一直很好,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大多数居民都闭门不出,即便是邻里家发生了矛盾也没有人来管,做好事的人就更少了。道德银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成立之初]

  有人背着钱褡子来入户

  与其他银行储蓄金钱不同,道德银行的储户储存的是做好事的道德思想。银行的工作人员将储户们做好事的时间记录在银行的账册上,“等到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就会得到其他储户的帮助。”张文均说,不少居民没弄明白这一点,在银行成立之初还闹出了不少笑话。登记入户的第一天,一位老大爷背着钱褡子来到社区,“这位老哥哥说要参加道德银行,他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让我们给有困难的人用,他不知道我们这个银行是不要钱的,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

  [银行储户]

  3500人中有1500名大学生

  道德银行成立的前几个月,社区的居民都不相信真的会有人免费为自己做好事。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有这么一家为人做好事的银行,储户夏大彪免费为社区的居民修了半天鞋,这让社区的居民很受感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到目前道德银行已有储户3500人,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1500人。这些大学生主要来自吉林大学南湖校区、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长春大学。张文均说,很多学生都是知道了道德银行的事后,由学生干部或是团委老师领着集体入户的,“最晚的是去年加入的,他们一有时间就来,现在把我们这儿当成社会实践的一个基地了”。

  [行长自豪]

  道德银行让美国人佩服

  虽然做好事没有报酬,但储户们都很用心。储户老刘说,退休在家没什么事干,加入道德银行为社区居民做好事,他觉得自己又被别人需要了。2005年夏天,有一对美国夫妇来到社区,他们对道德银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说在美国这些人就是义工,但能有这么多人以银行的形式来为大伙做好事,让他们很佩服。”说起外国友人的赞赏,张文均很自豪。

  [成立4年]

  虽不轰轰烈烈但平稳发展

  记者在银行的账册上看到,每个储户的账页都记录着他们在何时何地做了哪些好事。储户们做的好事包括到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到敬老院给老人们讲故事,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联欢等。张文均说,除行长外,银行设有1名储蓄员和3名监督员。监督员主要负责监督账本,“我们会询问受益人及周围的邻居,看看究竟有没有人来做好事,做了多长时间等等。”监督员老孙说。

  张文均说,道德银行实际上是为老年人设立的,“其实真正需要帮助的是老年人,银行的忠实参与者也是老人居多”。因为课业、假期回家等原因,大学生储户不能每天都呆在社区。回顾道德银行成立至今走过的4个年头,张文均说:“我们不是盲目地扩大储户的数量,而是要切实地为居民做实事儿”。

来源:星辰在线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3 01:2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