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2011北京银河论坛举办
日期:2011-12-20 17:18  点击:251

  2011北京银河论坛举办

2011-12-20       来源:科学时报

  “这是天蝎座,巨蟹座在这里……”
  
  在2011北京银河论坛的会议厅里,几位身穿校服的学生在会议间歇饶有兴趣地数着会议室地面上的星座图。
  
  他们是来自北京东直门中学高一的学生。
  
  不过,更让他们感兴趣的是诸多天文学家的讲课。
  
  倡导更有活力的天文科学教育理念
  
  “中学里不缺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而是缺乏有丰富天文学知识的老师。”来自黑龙江大庆市石油高级中学的教师王仁君告诉《科学时报》。
  
  王仁君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他扛着相机、摄像机来到北京,就是为了参加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11北京银河论坛。
  
  对很多像他一样有兴趣致力于天文学教学的老师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本次论坛是由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ILOA)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办,以“21世纪的天文科学教育”为主题,主要面向中学师生的一次科普活动。
  
  论坛发起人、ILOA执行主席史蒂夫·德斯特介绍说,论坛旨在通过推广关于银河系和宇宙的知识,使人们更好地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角色,倡导更有活力的天文科学教育理念。
  
  论坛上,国际着名天文艺术家宾乔恩·朗姆博格以创建银河系花园的独特思路来讲述银河系的故事。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林潮向听众讲述了太阳系之外众多新行星被发现的故事,并探讨了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论坛还邀请中科院院士陈建生讲述了“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望远镜发展400年的历程”;中国动手天文项目的发起人郭红锋则介绍了动手天文教学的情况。
  
  “机会很难得,”王仁君感慨道,“这种活动可以通过中学老师把天文学的理念传给学生。”
  
  中学天文学教育夹缝中求生存
  
  王仁君告诉记者,天文学由于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在中学课程中,天文学知识只被列入地理学教学的很小一部分。
  
  “中学的天文学教育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王仁君所在的中学成立了一个天文社,他个人出于对天文的兴趣爱好,经常自掏腰包定期给学生组织一些天文活动。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唤醒学生对天文、对天空的热爱。”然而,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天文学教育在中学无法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太支持学生们参加这些活动。
  
  同时,教师的缺乏也是阻碍中学天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王仁君介绍说,中学的地理选修课中有一门叫《宇宙与地球》,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缺乏相应的老师。
  
  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种天文学望远镜项目陆续开展,深空探测活动不断实施。
  
  论坛上,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科学家褚耀泉介绍了中国自主设计和建设LAMOST的事迹,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黄茂海介绍了中国参加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的情况,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明报告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目标和工程建设情况。
  
  随着这些项目和活动的开展,我国对天文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的基本情况后表示,2011~2030年我国将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开展太阳、小行星、金星、木星系统的探测活动。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学生加入这个行列。”欧阳自远说。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2 21:0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