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烧草取暖,王宝柱奇黑无比 内蒙古晨报记者 胡红波摄影
王宝柱就在这里住了21年 内蒙古晨报记者 胡红波摄影
王宝柱在炭灰里埋头睡觉 内蒙古晨报记者 胡红波摄影
71岁的母亲每日给儿子送饭 内蒙古晨报记者 胡红波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 (记者 王丰) 二十多年前,卓资县的王宝柱因中考失利和打工摔伤患上精神病,时常对村民施暴并多次拆毁自家房屋。父亲随即病逝,母亲无奈下给其戴上手铐脚链,让其住在没有房顶的破墙里。二十多年来,母亲与他相依为命,每天给他送去饭食……
21年的铁链生活
71岁的丁转云不知道她和最亲爱的儿子谁先和谁告别,但现在她有一个坚定的想法:一定要活下去,在这场不幸的尘世之旅中,她一定要陪伴儿子多呆上一刻。
如果没有被打断,在每一个来访者的面前,丁转云都会如祥林嫂一般,在絮絮叨叨的述说之后开始流泪。她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儿子王宝柱21年来是如何戴着手铐和脚链,犹如野人一般在这个破房里生活。不分春夏秋冬,酷暑霜寒,他就披着一块破布。
2月中旬,内蒙古中部气温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的零下20多度。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在村东一个无人居住的破院内,一间没有房顶的三堵矮墙里,每天傍晚都会冒出一股轻烟,如果没有这点烟,谁都不会知道这里还居住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宝柱。
20多年前,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此后就在这里安家落户。王宝柱见到不认识的人,就将头扎进被他拆掉的烟囱内,肚皮朝下、双腿一跪蜷缩成一团。他在做这些动作时,锁在手上和脚上的铁链子时不时发出响声。
一阵寒风吹过,他打了个冷颤后,将挂在身上惟一能御寒的那块破布抖抖,发出悲戚的声音:冷啊冷。这种声音迅速刺痛站在一边的母亲丁转云,她的眼里立即潸然泪下。
“柱柱,谁让你打人呢?妈也不想给你戴上铁锁和脚链呀。”丁转云用衣角擦了下眼泪喃喃道,“妈也想给你穿衣,让你过正常人的生活,可妈又无能为力……”
王宝柱的头发有一尺多长,像毯片一样粘结在一起,由于常年以烧草取暖,浑身上下被熏成黑色,只有眼球还是白的。
12月13日早晨8点半,记者陪同丁转云来给王宝柱送饭。悄无声息地走到他所谓的家里时,他还在熟睡。
在这个“家”里,除了他就是一小堆秸秆和一个盛水的壶。不知是他睡醒了还是梦中闻到了饭的香味,冷不丁地一下爬起来并说“饭来了。”他母亲一递,他接过后便跪在那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记者看他转过头后,给他拍了几张照片,后来他把头埋得更低了,吃完饭后再也不转头了。
丁转云告诉记者,儿子王宝柱每天点火取暖后将柴灰抹开,然后就趴在柴灰上睡觉。有时半夜冻醒后,自己用纸卷点烟丝点燃猛吸一口,然后继续睡觉,由于衣不遮体,他常趴着睡觉,以致于见了生人后迅速趴下,这也体现了王宝柱还存在理性的一面。
中考失利打工摔伤
王宝柱21年铁锁脚链的生活着实让人同情,但在同情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他是怎么患病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丁转云告诉记者,中考失利,再加上外出打工受伤可能是导致他患病的重要原因。
王宝柱很爱读书,上了初中以后,他的求知欲显得更加强烈,他对城市充满了向往。
1982年7月,初中毕业他报考的是中专,因当时教育制度正在改革,虽然义务教育已经开始实施,但让人尴尬而无奈的是,农村的人为了供孩子读书,不少人处于贫困中,王宝柱就是在这座独木桥上被命运挫败的。
这一年七月的太阳将他剥蚀得支离破碎,当他获知自己以几分之差惜败在中专校门外时,他收拾好三年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郁郁寡欢地回到村中。他心中还有梦想——复读。可是由于家穷,已经供不起他继续读书,王宝柱干了几天活后,和村里本家的舅舅商量着到城市里打工。但这一切不仅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是更为沉重的打击。
几个月后,他跟着舅舅来到呼市,在城市边缘的工地打工。一次在高空作业时王宝柱不幸从架子上掉了下来,一条腿摔伤。
屋漏偏遇连阴雨,他回到卓资县医院开始治疗。经过治疗后他的腿好了,但母亲在这时发现他的精神出了问题,总是一个人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