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佛教用语汇编(三)
日期:2006-12-04 14:36  点击:215
 阿弥陀佛
乃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此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据《无量寿经》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净土的庄严,历经五劫的思虑而发四十八大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能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佛门中常见人彼此招呼,互道"阿弥陀佛",即是说早、好的意思;或向人表示关怀、歉意亦可说"阿弥陀佛"。

 阿罗汉
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略称罗汉。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学、真人。乃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人。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都作狭义的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的最高果位;广义而言,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

 阿修罗
印度最古诸神之一,属于战斗的鬼神类,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且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
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意即非天。
阿修罗的形像有多种,如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的四倍。又阿修罗的男众很丑,女众却很美丽。此外,阿修罗喜瞋,所以我们常称瞋心大的人为阿修罗。

 金刚
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乃取其最胜之义。

 侍者
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
在丛林职位中,侍者通常由利根的沙弥或下腊的比丘任之。其与长老(或师父,或住持)的关系最为密切,除处理杂事外,朝夕既听其教诲,复观长老道德于前后,故特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  或法席的传承者。

 典座
丛林中负责大众斋粥的职称。典座职掌大众的斋粥,一切供养务须净洁,物料调配适当,节用爱惜。

 纠察
于寺院中,负责维持秩序,使一切行仪如法者。

 法名
为皈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如僧侣在剃度仪式举行后,由师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众于皈依、受戒或葬仪时,师父即授给法名。

 香灯
在寺庙中职司佛殿的焚香、燃灯等工作者,称为香灯。

 祖师
指开创一宗一派者(开祖),或传承其教法者(列祖)。
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书记
一般又称外史、外记,负责掌管文书、书写寺院来往信件及法会中祈祷之词语等。住持专柄大法,对文字之事较无暇亲自处理,因此设立书记一职,以掌管寺院的书疏。

 国师
我国历代帝王对学德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加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南阳慧忠国师、清凉澄观国师、无业大达国师、玉琳国师等。

 净人
在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

 陪堂
  禅院中,陪伴客僧在僧堂的外堂受食,称为陪堂。
  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二单为陪堂。陪堂的职责为协助开堂训导众戒子受戒的仪规。

 善知识
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可称为善知识。
善知识就像慈母,能生出佛种。
善知识就像慈父,能给予我们广大利益。
善知识就像乳母,能守护你,不让你做坏事。
善知识就像教师,能显示菩萨所学。
善知识就像善导,能指示你走向波罗蜜道。
善知识就像良医,能医治你烦恼诸病。
善知识就像雪山,能增长你一切智乐。
善知识就像勇将,能帮助你去除一切怖畏。
善知识就像船师,能指引你驶入智慧海洋。
善知识是佛法大器,像江河能吞纳众流。
善知识是功德处所,像大海能出生众宝。
善知识是净菩提心,像猛火能炼真金。
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善知识能不受诸恶,像大海不为污染所污。
善知识能照明法界,像日光遍照四天下。
善知识能长菩萨身,像父母养育儿女。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9 02:2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