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针对钓鱼岛问题 日本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图)
日期:2007-03-22 14:11  点击:473
 核心提示:据共同社日前报道,日本将在3月底成立直属于防卫大臣管辖的“中央快速反应部队”。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将是遂行“夺岛”任务的主要力量。
日本自卫队进行的“夺岛”演习
日本自卫队进行的“夺岛”演习

军事扩张步伐不断加快的日本,近期又将有大动作。据共同社日前报道,日本将在3月底成立直属于防卫大臣管辖的“中央快速反应部队”。舆论认为,尽管日本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应对恐怖分子和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但实际上日本的快速反应部队,很可能成为威慑亚太邻国的“远征军”。

“快反部队”达3200人 日专家说它像支远征军

据报道,3月15日,日本防卫省陆上自卫队幕僚长森勉透露,日本将于3月28日成立陆上自卫队的“中央快速反应部队”。

据悉,这支部队由防卫大臣直接指挥,共计3200人左右,司令部设在东京练马区的朝霞营地,下设3个作战分队,分管不同的作战项目。“特殊作战群”负责游击战;“化学防护队”负责生化武器及反恐;“直升机空降团”负责海外空中作战,可能由颇有名气的陆上自卫队第一空降团整编而成。

此外,为了教育和培训派往海外的自卫队队员,快速反应部队还设有“国际活动教育队”,编制为80人。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规划,未来成立的1300多人的“国际任务机动部队”也将划入中央快速反应部队。

日本政府对建立快速反应部队酝酿已久。2004年12月,日本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清楚地阐明了有关“中央快速反应部队”的规划。2006年8月,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说,日本打算在2007年建立一支约7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并强调日本政府把参加国际维和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之一。

对此,日本国内有舆论表示担心。东京大学教授田中明彦指出,“中央快速反应部队”以精锐野战部队为核心,整合侦察、工程部队等兵种,俨然构成一支远征部队,一旦配合直升机和“大隅”级两栖攻击舰,就能成为一支“攻击型”部队投放前线,显然脱离了自卫队“专守防卫”的框架。田中说,有了这支部队,日本以后就能以保护海外侨民为由,把“中央快速反应部队”投放到发生争端的地区。这将彻底改变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形象,构成《和平宪法》所禁止的“武力威慑”。

“大隅”级两栖攻击舰
“大隅”级两栖攻击舰使日本自卫队拥有快速远距离的投送能力。
 
的
日本自卫队的精锐部队

“快反”队员能力超强 日本与北约版本相似

军事专家指出,快速反应部队(简称“快反部队”)的特点是:非战斗人员少,作战人员多,重装备少,高技术装备多。他们的装备世界一流,有特种车、突击武器、自卫武器、攀登工具、军用直升机、电子侦察车、小型舰艇以及各种枪械、手榴弹、火焰喷射器、防毒器具等装备。

除此之外,快速反应部队队员还在高强度、全方位严酷训练中练就了一身特殊本领:会使用各军兵种武器、各种车辆以及驾驶武装直升机,并学会跳伞、泅渡、登陆、擒拿格斗等特种功夫。一些军事专家指出,如果把快速反应部队的队员比喻成“军中战神”,一点也不算夸张。

目前,世界上以快速反应部队命名的有北约快速反应部队,还有即将于今年成立的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北约快速反应部队2006年11月已组建完成。根据计划,这支快速反应部队能在5天内部署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在单次补给情况下可连续30天执行各种使命。

在北约成立快速反应部队后,欧盟出于独立防务的需要,也宣布将在2007年之前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舆论认为,日本“快反部队”与北约的很相似,具有很大的攻击性。正因为如此,日本此举引起了亚太许多国家的高度警惕。

“快反部队”反恐是虚 将成海外派兵的主力

专家指出,虽然日本以反恐的名义建立中央快速反应部队,但实际上反恐只是幌子,日本的真实意图是组建一支显示日本军事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部队,一方面扩大海外派兵的力度和频率,另一方面对邻国形成军事威慑。

“9·11”事件发生后,虽然日本追随美国参加了所谓的“反恐战争”,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日本受到明显的恐怖主义威胁,而且日本海上保安厅和警视厅等执法部门,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反恐的需要。日本建立这样一支大规模建制的部队来进行反恐,只不过是借题发挥,可以更方便地把自卫队投送到海外。

从快速反应部队的编制看,该部队既有专门为海外派兵准备的机动部队,也有专门训练自卫队人员执行海外任务的教育部队,是未来向海外派兵的主要力量。人们由此也可以认为,以后日本海外执行任务的性质极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后勤支援过渡到一线作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建中央快速反应部队,还可威慑邻国。日本政府此前制定了“西南岛屿有事应对方针”,而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将是遂行“夺岛”任务的主要力量。日本所谓的“西南诸岛”,包含着与中国和韩国存在领土争议的岛屿,当前独岛(日本称竹岛)被韩国实际占领,该“有事应对方针”很大程度上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做文章,对中国采取防范措施。

来源: 国际在线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2 23:3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