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精子库面临伦理挑战
日期:2006-11-19 14:20  点击:669

可能影响家庭生活 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用于采集精液的容器

    精子库的建立不断普及,排队等待合适精子的育龄夫妇越来越多,现在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还出现了入库精子供不应求的情况。英国生殖协会表示,由于英国宣布实施捐赠精子实名制,精子捐赠者人数大大减少。数据显示,2000年,英国有325人捐献精子,而2006年,在英国登记的自愿捐献精子者只有169人。英国部分精子库已被迫到海外寻找精子来源。

    精子库,从一个陌生的名字到人人皆知,从很少人尝试到供不应求,这样的转变与其说是人们观念的变化,不如说是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一生的最佳生育时间就是十几年,而这段时间又正好是人在社会上奋斗与拼搏的时候。对于男性来讲,无论是延长自己的生育时限,还是避免精子的退化和衰亡,把精子冷冻起来都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精子库的出现为这个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现在城市的大气、水、食物以及室内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很多,直接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许多已婚不孕的夫妇在药物治疗无效后,往往会去精子库登记。

    精子库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可以满足上述人群的需求,还在于它可以贮存、保留遗传素质优秀个体的遗传基因。在超低温状态下,精子的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完全停止,许多异常发育的精子也被杀灭,只留下健康精子。这对防止出现先天性缺陷和自然流产、促进优生有着积极意义。

    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建立精子库。我国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成都、重庆、郑州等大城市也建立了精子库。

    不过,有关精子库的伦理挑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如果一个人向很多人提供了精子,就有可能造成近亲结婚、乱伦等重大隐患。人们的心理也会遭遇伦理挑战。对于供精方,一旦妻子知道丈夫在外面供精,是很难理解的。对于求精方来说,丈夫可能会有孩子不是亲生的心理;妻子会感觉孩子不是她与丈夫的爱情结晶。万一感情破裂,丈夫会不会不管孩子,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隐忧。对于孩子来说,长大后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个世界上没有父亲,有的只是制造了他们的那个精子。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成 本报特约记者 奇云) 
  
     《环球时报》 ( 2006-11-17 第18版 )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8 06:1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