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荆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消失过半
日期:2014-03-03 14:22  点击:683

荆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消失过半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4-03-03

  3月3日是世界首个野生动植物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湖泊密布、湿地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荆州如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正在减少。

  “和30年前相比,荆州的野生动植物种群至少减少了30%。”长湖湿地管理局局长宋洪雄昨日告诉记者。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消失过半

  根据长湖湿地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月26日,荆州长江两岸湿地的野生脊椎动物现存411种,丘陵山区的陆生野生动物现存83种。

  据市林业局野保科工作人员介绍,荆州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几年前还有12种之多,如今已减少一半——兽类中,黑麂已经难觅踪迹;鸟类中,大鸨、白尾海雕和白肩雕如今早已迁徙别处;鱼类中,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江豚数量也在以每年6%的速度锐减。

  野生植物受影响较小。据了解,荆州现有野生植物7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杏2种,当前保护状态良好。

  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仅存1个

  1992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批准建立洪湖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石首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保护区的设立并没能阻挡住白鳍豚消失的步伐。2007年8月,白鳍豚被正式公布功能性灭绝,也宣告了荆州这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消失。

  目前,荆州唯一一个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为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成立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内麋鹿数量持续增长,达到近千头。

  湿地破坏成野生动植物减少原因之一

  “荆州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物种减少,很大程度上缘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围湖造田、围湖养鱼、围湖建房、森林砍伐等盲目开发行为。”宋洪雄告诉记者。据他回忆,那个时候,开山围湖的两大口号就是“向山要粮”、“向湖要粮”。

  同步进行的还有围湖养鱼。“湖一围,就不再是原来那汪野湖活水了;饵料一投,水里原先维持的生态平衡也被打破。”宋洪雄说。

  “湿地资源是我们拥有的极其宝贵的资源,一旦被破坏,再生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而物种的消失更是不可逆转的损失。”宋洪雄说,“目前我们正在申报长湖湿地省级保护区,未来5年内还将建设野生动物管理站3处、科研监测站1处和鸟类救治站1处。”(记者杨柳)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25 04:3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