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王尧:漫谈佛教的人生智慧 上
日期:2006-10-10 15:47  点击:266


作者:王尧   中国文化


王 尧: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中国文化书院 导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 


  主持人:各位中午好,我们下午的论坛马上就要开始了。王尧先生在青藏高原待了13年,他是我们今天下午可能在座的所有人当中,生活的地区是最高的一个人,正因为这样,王先生对西藏的文化、对西藏的佛教有切身的体会,王先生的藏语很好,这注定了他以前胡耀邦总书记入藏的时候,王尧先生是随身的翻译,而且王尧先生在十世班禅身边工作过很长时间,从这方面讲他也很高,他住的地方很好,然后他接触的人也很高,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很高,学问怎么个高法,只有王尧先生自己来讲,我和各位一起来听王尧先生演讲,欢迎王尧先生。


  王尧:各位朋友,在座的都是企业家,对深圳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国内现在有个说法叫做"深圳速度",特别是在最近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的全国性活动当中,到处都放映了深圳的建设情况。所以我也在想,我来过深圳很多次,每一次来都看到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质量很好,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发展的很好,但是往往有一些配套跟不上,但是深圳既能快速发展,又能注重环境保护,而且工程质量、交通的安排都感觉非常好,深圳的形象给我的感觉就是最近在雅典的奥运会上,我们中国女排那个胜利,是一个惊险的,经过艰苦卓越的拼打,最后取得了金牌的精神,我觉得这很像我们深圳,也可以说像我们中国,今天早上余敦康先生说了,我们中国是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就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日本人发动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中国面临着民族的灾难,而我们绝处逢生,经过了艰苦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我们大家可以比一下,1900年是战争时期,战胜了八国联军,可是到了2000年我们换了一个了环境,所以我对深圳是很佩服的,我把深圳的朋友们安排这次中国文化首届深圳论坛,我看是又一次的深圳朋友发起的向"中国文化"的进军,这一次由中国文化书院和北大哲学系联合发起文化论坛,深圳的企业家们特别是狮子会和鼎元公司安排的,在座的这么多人参加,我觉得很了不起,今天特别安排让我介绍一下佛教的人生智慧。


  刚才王博先生已经介绍了,我曾经有四十多年前的机会,那是我们共和国刚刚成立,我就到藏区去,在藏区前前后后长期担任着藏区的工作和牧区。政策研究所做工作,我从语文入手,我进一步研究西藏的历史,西藏的宗教和文化,使我感觉到我们这个祖国非常伟大,很了不起。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当中,大家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藏族当然是这样。


  那么今天我要介绍佛教,我先简短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佛教的历史。佛教的历史,多的不说,和我们中国有关的,佛教的文化有2500多年了,建立佛教以来2500多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段。第一段有五六百年左右,就是释伽牟尼成佛之前,他有了觉悟,建立了自己的学说,然后组成了神团,宣传他的认知道理,对人生的理解,这样建成了佛教,在印度也就分成了一些流派,其中600年左右的时间就有了大乘之教的派别传到中国来了,在东汉时期就传入了中国,我们中国人对佛教原先是不理解的,然后通过中介--西域的少数民族胡人介绍进来的,佛教到中国有二千多年了,第二是大乘佛教传到了中国以后,不断地发展,在其中有很长时间,和我们固有的儒家和道家,也就是后来说的儒教和道教的相互的了解,撞击乃至冲突,最后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我们现在可以毫不惭愧地说,佛教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叫儒释道三教,佛教在中国扎下根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特别是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宗派,比方说像大家所熟知的禅宗,那就是中国的佛经,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许多佛经在中国的土地扎根、发展,然后壮大,我们中国人应该说是对佛教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以后,特别是印度教兴起以后,佛教逐步逐步地就衰老了下去,再加上伊斯兰教在印度发展以后,佛教更抵挡不住,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但是它在中国生了根,又从中国向日本和韩国传播,所以韩国和日本的佛教是中国传过去的,是中国传过去文化论坛四号下午的大乘佛教,那个时期是鼎盛时期。


  下一步就是在隋唐时期,特别是在唐代,公元七十几年的时候,印度的最后一批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西藏地区,这一拨传进来就是晚期的佛教,所以里面有很多秘教的成分,所以在藏教的成分里为什么有很多的秘教,包括一些咒语和对秘教神秘的崇拜,在印度的佛教晚期,因为要向印度教争夺群众的时候,不得不向印度教靠拢,所以这一部分就传到藏区去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觉到中国人是对佛教做的贡献。现在只要在国际上,特别是近百年来,转向东方来看东方文化的人,不得不看佛教。而看佛教的人就要学习两种主要的东西,佛教的东西,一个就是汉语,一个就是西藏语,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经典绝大部分都翻译成汉文,同时又绝大部分地翻译成西藏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但都是中国人的,中国人把佛教的经典保存下来,在印度有很多经论是不存在的,印度那个地方也很热,中国最早的经文是在树叶上写的,很难保存,所以很多就毁灭了,不存在了,所以只能靠汉文和西藏文的经典来研究佛教,研究早期佛教的历史,早期佛教的理论。


  到了十四世纪的以后,又一种佛教,就是南传佛教,我刚刚说大乘佛教进入内地以后又传到日本和韩国了,当时韩国的新罗、高丽那个时期,特别是在新罗国成为国教这是一奇,70年代传到藏族地区一直到现在。简单地讲到藏族地区成了一个门派。到了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南传的佛教,就是佛教除了向中国传播以外,从印度又向南传,缅甸和泰国传播,这一部分叫做小乘佛教,我们礼貌一点说就是生文成佛教,传到中国的是菩萨乘佛教,传到希腊的叫金刚乘佛教,南传佛教用的文字是巴比文,后来南传佛教又透过缅甸和泰国传到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就是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地区传播,就是我们说的南乘佛教,简单地说,佛教传播到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的,所以佛教在公元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的大陆地区,后来又70年代传到云南最后又传到傣族地区。


  我们很长时期固有的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界,或者叫儒家,或者叫道家发生了各异的问题,就是用我们自己的理念来理解佛教,所以这里面有些摩擦和冲突,最后又融合。在藏族地区比较简单,因为藏族地区没有像内地这样儒家的东西,也没有道家的东西,所以有一个原始的宗教,比较简单一点叫做本教,所以几乎就不是佛教的对手了,所以佛教很快从上而下,宫廷传播到民间,几乎像我们国内的三五律法的行为,但是佛教从此转入地下,传到民间,成为民间的佛教,成为家庭的佛教,这样就更深入了,所以后来很快地,佛教复兴时期,藏族各地也就产生了很多的流派,在深圳也有,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藏族佛教,其中有萨迦派,我们管它叫做花教,还有白教,最后一个比较大的,力量比较强的,得到明清两个朝廷支持的叫黄教,就是这样,在藏区又形成了这些门派,我们内地就是禅宗,三论和天台、知恩等等,历史上的佛教。门派是很多的,所以中国不管是在藏区。还是在汉族地区都产生了自己的本土的学说,形成了中国佛教,这就是中国佛教。到现在两千多年了影响还是很深,今天早上庞朴先生讲一分为三的时候,他提到两个,一个提到佛法僧,佛是什么,法是什么,僧是什么,然后他又提到一个词叫四大皆空,这些观念是可以随口说的,我们中国人几乎把佛教的术语用到普通人民的生活上,已经几乎不觉得是外来的宗教,把它当成本土的,思想文化的一个传承。


  我们有时候随便说的,你这个人怎么猪八戒倒打一耙,你可以问他,猪八戒,的哪八戒呢,他不知道,这四大皆空,哪四大呢?为什么皆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简单地把这个事情和大家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把目光投向佛教,为什么社会,包括你们作为企业家和普遍的社会大众,都想在佛教里面寻求一些智慧、寻求一些知识,或者是寻求一些精神上的出路,为什么?我来谈一谈。


  当前的社会发展,近几十年来发展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时候没有这样迅猛的,大规模地、产业化的生产,所以看出来现在是物质生产迅速地提高,满足人民的生活,大家的生活大大富裕了,交通迅速地发达了,电讯事业,我们现在都感觉到,现在这个电讯事业速度是空前的,能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生产发达了,交通便利了,电讯事业空前的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发达了,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兜里面有一点钱,总归结起来一句话就是物质生活都丰富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同时精神空虚了,因为大家都很忙,忙于生产、忙于营销、忙于经营、忙于处理日常的事务,没有时间领会精神生活安排,所以这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料到的,有自然灾害的产生,像最近不停地台风,风灾、水灾、旱灾、地震、饥荒、疾病,现在很多人都听说了,因为我近两年在香港工作,一次是SARS,一次是禽流感,简直是草木皆兵,人心慌慌,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你有多少地位,你对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甚至是束手无策,人到那个时候感觉到自己很渺小,所以这个时候人就把目光投向宗教,其中包括佛教,我们中国人信仰佛教是比较多的,都向通过佛教寻求答案,这是目前的事实。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基本的东西,佛教为什么能够指导人们在为难时期,在生活空虚时期,这个思想苦闷时期提出这个答案呢?它根本的是什么?它有一个根本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中国的佛教在提倡的,虽然是佛,但是他是人,他在人间得到了历练、锻炼,磨炼最后得到了觉悟,他在人间建立了教团,向人间传播,这是第一个事情,这是人间佛教,解决了恰恰的是人的问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美满了,这就是富土,就是乐土,不能在人间之外找乐土,有人说我们到西方之外找乐土去,找净土去,可是能找的就是在人间,就是在人间来寻求自己解决人类问题的智慧。

 

王尧:漫谈佛教的人生智慧 下

王尧:漫谈佛教的人生智慧 中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2 05:1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