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公德要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和养成
日期:2006-02-23 15:21  点击:811
        大连沙河口区星海湾街道以其独创的“公民道德信誉卡”引起人们的关注。

    “公民道德信誉卡”粉红色,大小如存折,上面不仅印着对辖区居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还记录着居民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他们的道德档案。这种创新的形式,好就好在调动起群众自我管理,使居民的道德自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了提高。

    目前,这里持有“公民道德信誉卡”的住户已经由开始的800户增加到1万多户,经常参加社区组织活动的居民占95%,记录好人好事14万件,涌现出96个先进个人和10个文明楼院,诚实守信、互助互爱蔚然成风,居民的文明素质、社区的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由于建立起对社区居民和未成年人的切实可行的道德评价体系,实现了公民道德考评的公开化和可操作性,才吸引了上万户居民的积极参与,把社会公德的大道理化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觉行动。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一个人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社会公德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数量的道德实践不可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因此,弘扬社会公德既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更不能空喊口号,关键是要像大连星海湾街道那样,靠创造性的工作,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通过长时间的引导和强化,使人们的社会公德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13 10:0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