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代课教师,历史舞台的功臣(组图)
日期:2006-04-20 11:42  点击:376


甘肃渭源县张家堡小学代课教师王政明和孩子们的课堂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说,截至2005年,中国的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大约有30万人,占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9%.王旭明指出,可以预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要把余下的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这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在特有的历史舞台上为中国农村教育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今天,他们任务已经完成,在接受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敬意以后,他们将默默地退出历史舞台,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

王政明教出了76个大学生,村里三代人都是他的学生。每天,王老师都要护送小学生回家。

  从50年代起,我们的民办老师洗掉手上的泥土,走上了讲台,支撑起贫瘠土地上的农村教育。他们成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成了农民走出贫困的希望。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撑起了教育的一片天。



甘肃会宁县常山小学代课教师王建林正在孩子们上课

  他们与正式教师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们走上讲台拿起课本,为孩子们传授着文明的精髓,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扑在了教学当中,在恶劣的教学环境下,为农村教育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他们把一切都给了孩子们。他们用真实的经历演绎着无数的凤凰琴的故事。

代课教师王建林:只要我活一天 学校就开一天

  他们只有教师的称号没有教师的待遇,他们有着教师的尊严却又有农民的性格。他们的待遇是最低的,从几袋米到几十块钱再到几百元,他们的待遇在教育岗位上属于最低限,他们是教师的另类,可这正是他们另类的伟大。他们看重的不是钱,而是自己能够为孩子传播的微薄知识。如果为了钱,他们可以全身心的去经营自己的土地、外出去打工,其实任何一种收入来源都都比这样的营生多,可是他们没有离开,他们说,我走了孩子怎么办?于是他们不断的奉献,用日益干涸的血汗来滋润农家对知识的渴望,孩子的前途最重要。



朱瑞发把人生的美好时光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

  恐怕他们是中国第一个可以兼职的教师职业,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的副业——农田。下课后批改完作业,我们的民办老师并不是去休息,因为他们还有更多的农活等着他。一年的口粮还得等待自己去耕种。虽然他们知道田里的收成肯定会比当教师来得多,但他们依然把自己的本业当副业来经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在孩子的前途面微不足道。



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山村代课教师李小峰演绎《一个都不能少》现实故事



李小锋,每天放学都要看着学生安全离开,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13年



他们固守清贫,却无私奉献。

  他们是历史产物,他们也要回归历史。在我们的民办教师为农村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由于他们的基础水平低、知识底子薄而造成农村教育质量不高,从而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的拉大,农村教育靠代课教师支撑的做法已经在阻碍中国教育的发展。虽然他们很努力,但为了更多农村孩子的前途,我们只好用优秀的师资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来拉近城乡教育的差距。我们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与城里一样的教育,让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代课老师王政明舍不得在回信时使用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信件中夹带的邮票



许多代课老师的素质并不低。四川的一位代课教师拿出教师资格证和自己参加培训取得的优异证书时一脸无奈



一位表现教学优秀的代课教师获得的荣誉证书

  不管如何,都是教育部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都是对农村孩子的关心。目的是好的,但我们还关心过程。毕竟这涉及到为中国农村教育做过巨大贡献的民办教师的前途,他们何去何从,怎样来补偿他们这些年默默奉献的损失,如何来安排我们功臣的未来之路,我们期待教育部不是野蛮的清退,而是在补偿民办教师劳心劳力的损失前提下,为他们铺好以后的生活、工作之路。

  “清退”这个词真的很残忍,但这是历史发展的无奈,也是我们对奉献者的无奈。舞台终须结束,功臣终须退幕。我们在给予我们的代课教师以敬意的时候,顺祝老师们一路走好!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9 14:1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