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女子跳浑河打工者施救数百人围观直至女子死亡(多图)
日期:2006-04-18 15:02  点击:381
一名女子纵身跳下浑河大桥,当她在水中发出救命呼喊的时候,数百人围观,而2名跳入水中救她的人,都是外地来沈的打工者。

  英雄讲述

  红衣女子“扑通”跳进浑河

  李义林是第一个下水的人,37岁的他,来自吉林通化市,来沈阳7年了。他的主业是蹬倒骑驴,副业是帮人维修烟筒。

  昨天8时20分,李义林没有蹬倒骑驴,因为他要和好朋友果贺年一起到浑南一家浴池给烟筒加“帽”。李义林自行车的后座上,放着一大捆绳子,一共两根,准备干活用。

  9时20分,李义林刚刚骑上浑河大桥,突然发现桥栏杆上趴着一个30多岁的女子,正低声哭泣。好奇心驱使已经骑车过去的李义林又回头看了一眼,结果,他看到这名身穿桔红色休闲上衣、黑色裤子的女子,正翻过浑河大桥的桥栏杆。

  接着,只听“扑通”一声,这名女子纵身跳进浑河。李义林急忙停下车来,跑到桥边往河里一看,此时,这名女子已经在水中发出了“救命”的呼喊。

  “她后悔了!”李义林这样分析。


落水者快上岸了




刘兴志上岸后妻子抱住他不放


救人后李义林又去等活儿啦
英雄义举

  大李快游到女子身边时腿抽筋了

  当时和李义林在一起的果贺年说,李义林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把绳子拿了出来,果贺年帮忙,把两根绳子拴在一起,李义林把绳子的一端系在桥栏杆上。

  系在桥栏杆上的绳扣,是李义林平日里高空作业时,经常使用的保险系数比较高的“扣”。试了试绳子,李义林脱掉外套和毛衣,戴着手套,穿着鞋子,顺着绳子,飞快地下到了浑河里面。

  下水之前,李义林叮嘱果贺年,“赶紧报警!”

  初春的浑河水,冰冷刺骨。此时,跳河女子已经顺着水流,漂出了七八米,不再发出救命的呼喊,脸朝下,就在水面上漂着。

  李义林试图游过去,就在快要游到女子身边时,他的右腿抽筋,突然的抽筋让李义林被迫转身游到大桥附近的一个桥墩上,希望稍微缓一下,继续营救。
  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顺着绳子,又下来一名男青年,光着脚,跳进冰冷浑河。

  来一救兵 小刘也跳进冰冷的水中

  从绳子上下来的救人者叫刘兴志,和李义林一样,也是一名外地来沈打工人员。此时,在大桥上面,刘兴志的媳妇陈红丹急得直哭。

  在陈红丹周围上百人在围观,但没有人帮助刘兴志和李义林下水救人。

  一名围观者说,当时桥下正好停着一辆宝马车,旁边一男一女站着,眼睁睁地看着女子呼救,也看着瘦小的李义林跳入水中救人。

联手施援

  落水者被救上桥墩时还有体温

  落水者被救到一个桥墩上后已经昏迷不醒,刘兴志、李义林对落水者进行了紧急抢救———按压腹部排水。排了一些水后,此时的落水者仍有体温。

  就在这个时候,消防人员也顺着云梯下到了水中。最后,沈阳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的救生员把这名落水者送到了岸边,送上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急救车。看着急救车远去,站在桥墩上的刘兴志和李义林也转身顺着绳梯爬上了浑河大桥。

  走近英雄

  饭店老板:喝碗姜汤驱驱寒气

  刘兴志因为穿着湿衣服在桥墩上站了将近半个小时,上来后早已冻得浑身发抖。本报记者将他请上采访车,车里的暖风开到最大,记者和司机身上的外套都披到了他的身上。

  采访车送刘兴志回家的时候,路过一个饭店,记者下车,给刘兴志要了一瓶白酒和一大碗姜汤。

  当老板听说记者是为救人者买这些东西时,不但不要钱,反而捧着煮好的姜汤,送到刘兴志的手中说:“你能跳入水中救人,是好样的,赶紧驱驱寒气!

  刘兴志妻子:

  他就在水库游过一回,吓死我了!

  刘兴志的家,唯一的家电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1979年出生的刘兴志来自铁岭市西丰县,3年前,他和妻子陈红丹结婚之后,就一起来到沈阳。

  来沈阳一年后,他有了一对“龙凤胎”。前不久,他失去了一份在加油站打工的工作。在加油站工作期间,他每月的收入是550元,这就是这一家四口全部的收入。

 昨天8时30分,夫妻俩骑着自行车,离开家,准备到7公里外的北方图书城看书。9时20分左右,夫妻俩骑到了浑河大桥附近,正好看到许多人在桥边围观,他们下车一看,发现有人在水中漂着。

  尽管陈红丹竭力阻拦,但刘兴志还是下到了水中。“他就在水库游过一回,也不行呀!把我吓死了!”事后,眼圈通红的陈红丹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心情。

  对话英雄

  李义林:希望她能挺过来,好好活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大东区见到了李义林,穿着军大衣的他多少有些显眼,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正在等活儿。

  见到记者,李义林说的第一句话是:“寻短见也解决不了事情,希望她能挺过来,好好活着。”

  记者了解到,跳河女子经抢救无效,已经死亡。听到被救者的死讯,救人英雄半晌无言。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9 03:3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