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博客之关停并转演义:玩不下去可以不玩
日期:2006-04-17 11:47  点击:355

就像天暖了花会开,天冷了叶会落。

博客写到一定时候,也会遭遇一些生理周期似的调整。

是写?是停?是关?是转?

似乎全看博主碰到了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心态。

如今,这博客里正像唱戏的台子,戏虽唱得无甚章法,却是热闹非凡,

罢唱、停唱、转台子唱都是花样百出,娱乐的精神十足。

名人博客在度过蜜月期后,仿佛提早开始了“七年之痒”。

不过,这股博客关停并转之风倒并不是名人博客首当其冲,

到目前为止,已有过百万的博客大军实现或正在筹划搬家转换中。

好在,博客们都是万能拼图,

走到哪里都能找个地方“啪”一声再贴上,毫发无损。

博客的戏还会继续唱下去的,

毕竟这是目前来说最自由的个人言说的阵地了。

博客关门派:这里不是我的家

2006年3月6日,白烨在博客上贴出《我的告别辞》,随后即告关张,成为新浪名人博客关闭第一人。

白烨关闭博客的原因天下人都知道了,不就是和韩寒吵架吗。不过白烨自己说,吵架只是个诱因,最根本的是博客不适合自己,“我一直觉得自己不了解也不适应这种方式,开张本身就比较勉强”,待到“了解了何物为博客,更了解了我的不适合博客”。

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如同自称“网络人”的王小山说的,白烨不是网人,根本不懂网络。

白烨在网上贴的文章是发表在纸质杂志《长城》上的文章,如果文章当初没有被贴到博客上,估计后来的一系列事情都不会出现。作为一资深、著名、身兼数职的文坛人物,白烨在网外此类的话肯定说过不止一次,即使落到纸上,也没人追究,但这次是放到了网上。网人们可不管什么话语权,在这里谁都有权。

文化圈子的论战历来不罕见,但搁到了网上,就比一切纸媒快速、猛烈成千上万倍。习惯了文坛话语权的白烨哪见过这阵势,还没“见好”,也只有“就收”了。

3月26日,高晓松在博客上留下最后三封信,也宣布告别博客。第二天,陆川跟着将新浪上的博客关闭。

高晓松和陆川是不小心撞倒了多米诺骨牌的两个人。时至今日,仍有人固执地追问,高晓松为什么要参与战斗,因为这些人实在不愿意相信高晓松会如此不智。高晓松的理由其实相当简单,为了哥们义气,可是心怀叵测的人们却更愿意相信,这位音乐才子是吃了文学小弟弟的醋了。

不过,跟娱乐、网络沾边的事情,一向不靠谱,什么话都是姑且听之。

“不会再写一个字”,高晓松如是说道。他的告别信充满失落、不舍和温情,高晓松似乎真是受了伤,受了博客的伤,“我觉得现在的博客对我已没了吸引力,不再是我的精神乐园”。这样看来,博客曾经是高晓松的精神乐园,他在这里的日子“时而清新隽永时而伤感沉迷”。

看样子,高晓松也是无法适应网人的生活。在自家的小菜园子里,高晓松可以和歌迷们回忆往事,哀悼青春。可一旦出了这园子,到了网上见招拆招的洪流中,高晓松的招数很快就用完了,而且一开始用得就不对。

又一个不适合博客的人走了,在名博里扑腾几下,好比到外地置个产业,但那不是自个儿的家。“我还是回到录音棚里,和世上最干净的声音在一起,觉得温暖。”也好,关闭了博客,各自还有个慰藉。

似乎,只有木木是真正的胜者,这个视频舞女玩弄博客于掌上,来如呼风唤雨,去似游龙惊鸿。在戏唱到最高潮的时候完美谢幕,简直要让人将其归入翁美玲、张国荣一干早逝明星里来追念。

以性感香艳的图片引起注意,以颇有见地的思想充实文章,以刚多于柔的文字调侃时事,再用扑朔迷离的身份吊人胃口,这就是木木的招数。此招后被证明威力无比。

到如今,木木已经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思想和伪思想终于又找到了支点,这个支点自木子美出世以来就没有中断过。

木木是2005年中国BLOG最有意义的出现。

木木的离开,比高晓松的离开,罗永浩的离开更值得关注,更值得研究。

木木是超脱的,又要依靠情色博取关注,同时她还很纯情。

木木已成为一个符号,其代表了个人网络主义的一种可能性。

……

关于木木的论述,像这样的,还可以列一串出来。而其不变的特点是:神秘。木木是谁?没有人知道。木木自己也清楚,一旦身份揭穿了,游戏也就结束了。木木在玩着一个游戏?显然,这个游戏已经超越了前辈脱女如木子美、流氓燕,因而亦有论点认为木木是要做脱女现象的终结者。

但木木却离开了,在点击量达到300万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木木是真正为网络而生的角色,其一系列的表演无不暗合了网络的特性。现实中人,哪一个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博客停战派: 玩不下去可以不玩

每天都要录节目、做宣传、拍戏、唱歌,忙到了深夜再来奋战博客,除了过千万的徐博客,谁还有这份心力?明星们的博客也许是更新最慢的,不为别的,就是没时间。另外,娱乐圈毕竟比别的圈子是非更多,稍不留神就可能授人以柄。于是,在最初的欢天喜地过后,在衡量追风和现实利益之后,明星博客开始陷入两难。写下去吧,实在是勉强,不写吧,又不能不负责任地一关了事。怎么办,暂停吧。

戴军是第一个暂停博客的明星。2月25日,其搭档李静的博客上对戴军停博的原因做了说明,“戴军在写博客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每天录像完了都是深夜,他还奋战博客,常常到凌晨三四点,而一大早又要进棚工作,在节目中特别疲倦。”

疲倦,这个词或许可以描述当下明星们对博客的感觉。身体疲倦了,对博客的流行风也倦了。“戴军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先停一段时间不写了……毕竟主持工作才是他应该全力投入的,不能忘了自己的正业。”

想当初,戴军初写博之时,热情人所不及,不仅不肯将以前的旧文拿出来贴上,而是每天写新博,而且每博必长,“小戴的奔波生活”因此大受欢迎。小戴本人更形容和博客的关系就像谈恋爱,新鲜感过后还增加了强烈的依赖感。然而好景不长,勤勤恳恳的小戴博客先是因为批评了某超女耍大牌,差点让粉丝们的口水淹死。接下来,媒体爆出戴军因忙于写博客,导致自己填写的一首歌的歌词迟迟出不来,差点耽误专辑发行。到最后连公司也委婉劝他把博客先放一放吧。

如今,小戴博客要休息了。

相比戴军,何炅停博就有些无奈的意味了。

何炅老师在他的博客里自由自在漫游着,一不小心被捕风捉影的人看到了蛛丝马迹。何老师在《新年一切都好!》、《跨年》等文章里讲了一个叫“抱妈”的人,好事者马上打听出来这是何老师的女朋友。

本来也没什么,可之前不是有更好事的人猜测何炅是同性恋吗?两件事放在一起一对比,一篇“何炅借博客否认同性恋传闻,惊爆自己有女友”的报道就流传开来。就算不是惊弓之鸟吧,何炅老师这回也不敢再随便“鸣叫”了。“我就写了女友和我的日常生活,就有人认为我是在否认什么、惊爆什么,太可怕了。我总不能边写边提防一些人怀着特殊的嗅觉来揣度我吧?我的生活有太多已经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了,我不想再暴露,我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高圆圆同样深受捕风捉影之苦。日前,徐博客上贴了一篇名为《漫长的青春期》的文章,大谈对婚姻的感受,47分钟后,高圆圆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结婚,又一个》,对好友结婚倍感突然和惆怅。徐高二人本来就是“三角恋”绯闻的主角,现在有了这么明显的“证据”,不被炒才怪呢。

不过,高圆圆倒是看得开,她不认为博客是被别人利用了,“因为东西都是我自己提供的”,跟她高调对待感情失败的态度如出一辙。但高圆圆还是不想再惹风波了。惹不起就要躲呀,删了博客看你们还怎么发挥。

4月7日凌晨1点多钟,高原宣布离开博客。

似乎再一次验证了:每一条八卦的背后都有一个或数个博客倒下。在几天之前,窦唯在上海演出时突然情绪激动,大骂妻子高原,让大家一时错愕不已,不知这到底是真的呢,还是算演出的一部分?随后,就有人打听清楚了,原来两人早已分居多时。问题的焦点传来传去还是经济问题,难道真是108万的赡养费让窦唯压抑不堪?

香港媒体最毒,做条新闻专门将王菲跟窦唯拿来比,一个打牌待产,一个捉襟见肘,香港的记者们就差明着替天后幸灾乐祸了。现在轮到了高原,本来这是个人的事情,别人犯不上去插嘴,可当事人自己给抖搂出来了。本来别人也没地方去插嘴,可高原偏有个博客,那几天,摄影师高原的博客点击率一路飙升,怀着各种心态的人在留言里骂了个不亦乐乎。

看来名人博客对名人的杀伤力有时也是巨大的。

博客合并派:你有我有全都有

一个人孤单,不如一群人狂欢。博客合并派奉行的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则。博客在他们这里,工具的意义被增强了。或许,这本就是博客的天赋功能之一。

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成名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要拍成电影了。一部新剧的上马,最重要的不是搭台、不是编剧、也不是找演员,而是造势。只要势被造起来了,这些问题自然水到渠成了。

慕容老师和他的合作人深谙此道,而且,他们选择了眼下最时尚的渠道:博客。网络小说选择网络渠道,终究是一家子的亲。即时传递新剧进展,随时聆听群众意见。多新鲜啊,简直比超女还要互动和亲民。发短信还要收钱,还有数量限制呢,在博客上留言可是多少随便。

慕容老师在博客里贴出了招募演员的条件,《成都》剧组的博客就成了俊男靓女的选秀场。慕容老师说要征集片名,各路网友就纷纷贡献上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几个字。要寻找最成都的场景了,马上就有网友贴上了成都的活色生香。

照这样下去,《成都》无疑将成为最“大众”的电影了。到时候,网友们一边看着电影,一边惊喜地叫道,看哪,那是我选出来的场景!

不过到目前为止,《成都》剧组的博客还是相当低调,不过谁知道呢,这么多花花绿绿的明星照片,这么多意同字不同的电影片名,说不定哪天就引爆了新一轮的争战。

博客转台派:风没有停风继续吹

新浪在邀请名人开博客的时候,也许想不到某天会和这些名人反目成仇。傻逼老愤青罗永浩到底舍不得苦心炒作经营的博客,一时也不想放弃这块形势一片大好的阵地,于是就来了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搬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更何况罗永浩是很清楚自己跟新浪名博的关系的:新浪给我免费提供了博客平台服务,我免费写文章也给新浪这个商业网站赚了将近两百万的点击,我们谁也不欠谁。

以前老罗常在新浪名博上愤怒着他认为一切该愤怒的东西,然而一日,老罗正和对头掐得欢,忽觉脚下有松动,低头一看,原来自己脚下踩的这一片云头被抽了。

起因仍然是掐架,掐到最后对方拿老罗的学历做文章。老罗高二的学历乃是其“剽悍人生”最有力的注脚,岂容别人说三道四,于是这架就源源不断掐下去。不料半路杀出新浪,在背后搞了点小动作,删除了部分新浪认为不妥的评论。

这就坏了游戏规则,这样的“罪行”太容易授给爱思考的老罗话柄了。

于是老罗一招化三招,一招掐架,一招骂新浪,一招寻觅新出处。3月30日,老罗在博客上声明,“我的新浪博客即日起停止更新,仅在一种情况下例外,那就是要发表批评新浪的文章的时候。”一贯善于制造名言警句的老罗这次也有新作出炉:新浪不弱智新浪的做法弱智,新浪不傻逼新浪的行为傻逼。

新浪就恨不能自己剖白了:要走就走,我可不稀罕,走了一个罗永浩,还有成百上千名人在呢。

老罗这次誓要把骂人进行到底了,“在搜狐批评新浪,在新浪批评搜狐,当然我也会在新浪批评新浪,在搜狐批评搜狐,如果这两个网站都没风度,关掉我的博客,那我就到天涯去开博客接着批评这两个网站。”

天涯的编辑告诉老罗无论他怎么骂天涯,天涯都不会删除他的博客,老罗说,“希望这是真话。”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王小山。博客搬家大潮风起云涌,里面怎能没有王小山的身影。

今年1月6日,王小山在新浪博客上留下8个大字,“搬家了,到这儿来找我”和一个链接,就将新家设在了搜狐上。

王小山没有说明自己搬家的原因,不过坊间的传说有二,一是因为看不惯新浪博客改动名博标题和删除敏感字眼的做法,而且本人将供职搜狐;二是因为一桩被女方愤怒地在博客上曝光的艳遇。

不管原因是什么,王小山悄无声息地搬了家,但他仍旧“身体力行给新浪制造了一个博客废墟”(王晓峰语)。

“游戏已经失去娱乐精神,无耻正在四下蔓延,我听到了金钱的脚步声。在一切开始腐烂和崩溃前,我觉得应该高歌一曲然后离开这个华丽的名利场。”

这是和菜头第二次离开BLOG站点了吧。一篇《骊歌——我的告别辞》,让和菜头的撤离变成了巨星的告别演出。

据说和菜头的撤离与高晓松的告别是殊途同归。和菜头也受伤于那场血雨腥风的韩白之争。和菜头是个著名的网人,写自己爱写的文字,吸引爱被吸引的人,你情我愿,两不亏欠。然而有一天,和菜头的文字忽然被点名了,像是给扔到了放大镜前,陌生的人群“呼”一声都跑来了。人多是好事,可是注意,被点的名不是别的,乃是一个“路人甲”或“路人乙”的角色,完全为了推动别人剧情的发展。

于是和菜头觉得被侮辱了,厌倦了,“我是网人,网络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当门户网站开始把一切商业化的时候,为了制造娱乐新闻而不择一切手段的时候,那就到了我离开的时候了。我不想成为商业机器上赚钱的零件,不愿意成为你们的角斗士。”

不像老罗的战斗檄文那么剽悍,却有着更决绝的锋利。

至此,新浪名博上三个活跃的博客都变成了废墟。

(南都周刊)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8 19:1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