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叶县农民照顾瘫痪娘10年
日期:2013-12-04 15:58  点击:666

叶县农民照顾瘫痪娘10年

来源:大河网 发布时间:2013-12-4

每天为老母亲按摩,他坚持了10年

  米方杰 王健/文图

  村里人眼中他是大孝子


  一直以来,中国便有句俗语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久病床前真的无孝子?至少这句话在河南省叶县农民张海燕身上是错误的,因为他贴身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已经整整10年了。

  11月20日,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来到了叶县龚店乡史堂村,当记者问起张海燕的时候,村民们都说知道并不约而同的称赞“孝顺”。一位年纪稍长点的大娘告诉记者,像张海燕这样孝顺的儿子实在是太难找了,“为了照顾好瘫痪母亲,这孩子10年来除了下地干活几乎就没离开过母亲身边。我要是有这么个孝顺的儿子,估计睡觉都会笑醒了”。

  随后,在一位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张海燕家,此时张海燕正在院子里洗着衣服。张海燕个头不高,稍显清瘦但很精神,虽然天气已经进入了冬天,但他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张海燕的家只是三间瓦房,院子的东侧是一间低矮的石棉瓦房搭建的厨房,大门东侧是一个小菜园,里面种了一些白菜、萝卜。

  张海燕告诉记者,母亲吃过早饭后就躺下睡觉了,他这才有时间将母亲换洗的衣服洗一洗。

  十年未曾远离母亲身边

  将衣服洗完、晾好,张海燕将自己让进了屋子里。张海燕和母亲所住的是三间瓦房中最东边的一小间,屋内摆放着两张紧挨在一起的简易木板床和一个老旧的衣柜,屋子的一角摆放着一个落满灰尘的电视,这也成了家里唯一的一件大件电器。

  交谈中记者得知,张海燕今年已经将近40岁了,他的母亲李秀英今年已经85岁高龄,而张父在十几年前便因病过世。2003年,李秀英因患有脑梗塞等病症便瘫痪在床,自此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由于母亲瘫痪在床身边离不开人,老实巴交的张海燕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靠着家里的三亩地过活。

  老人瘫痪在床10年,平时如何上厕所?作为一个儿子,这么贴身照顾妈妈是否感觉不便?说到此处,张海燕坦然的笑了,指了指床下的一个盆子告诉记者,“这10年来,妈妈屙屎撒尿都是我抱着,就像小时候她照顾我一样。没有啥不方便的,她是妈妈,我是儿子。现在,我把妈妈当孩子一样照顾。”

  记者了解到,由于老人一晚上要小便好几次,张海燕每天晚上都是和衣而睡,只要母亲有啥事喊一声他就能立马听到起床,“10年来,我印象中,几乎没有脱衣服睡过一次觉。”

  张海燕告诉记者,因为母亲常年躺在床上,担心生褥疮,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母亲洗一次澡,“夏天的时候,就在院子里面放一个大门板,让母亲躺在上面,自己用毛巾帮母亲擦洗身子;天冷的时候,就烧几锅热水,让母亲坐在大盆里面洗。刚开始时手忙脚乱,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喂老母亲饭

  一顿饭要喂上40分钟

  当天上午11点左右,张海燕像往常一样,提前开始为母亲做午午饭。午饭很简单,他从院子里的菜地里掰了几片白菜叶,洗净之后给剁碎了放在锅里面炒了炒,随后加了一碗水进去。水烧开之后,他磕了3个鸡蛋进去,鸡蛋熟了之后又把一个馒头掰碎,放到了锅。这就是母亲的午饭。而他一般是在母亲吃过饭休息之后再做自己的午饭。张海燕告诉记者,母亲的牙全掉光了,只能吃点儿软食。为了保证母亲的营养,这10年来,每天母亲的饭里面鸡蛋都是从不缺少的。

  记者留意到,张海燕家的厨房很矮小,里面没有安装有灯泡。为啥会这样?张海燕不好意思地笑了:“省钱嘛!没办法!平常的时候,我都是下午四五点做晚饭了,基本上用不到灯。”

  当张海燕端着饭,拿着勺子喂母亲吃饭的时候,记者看到他还拿了一个塑料袋将碗包住了大部分。张海燕告诉记者,因为母亲吃饭比较慢,一般都得半个小时,如果不包着,吃不到一半饭就凉了,“上午11点就做午饭,也是这个原因”。

  张海燕将母亲从床上扶起来的时候,记者发现,老人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皮肤依然比较红润,仅看面部,根本不像是一个瘫痪在床多年的人。记者注意到,从张海燕喂母亲第一口饭开始,老人便说不想吃了,哄着吃了几口后,又开始找各种理由不愿吃饭,比如吃饱了、太咸了、太甜了、太苦了、想睡觉了……此时,张海燕真的就像是哄小孩子一样,不停地说着“乖、听话、真棒”,然后乘机把一勺子饭放进老人嘴里。张海燕告诉记者,母亲年纪大了,已经有些糊涂了,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是这样。40分钟之后,老人最终将一碗饭吃的干干净净。

  为母亲愿打一辈子光棍

  当天天气还不错,吃过午饭,张海燕并没有急着去刷碗、做自己的饭,而是给母亲穿好衣服,扶着老人到院子里转一圈,让母亲消消食。十年来,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性举动,因为这是医生的嘱咐,一是帮助消化,二是怕母亲躺的太久对身体不好。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张海燕已经不是搀着母亲转圈了,用“抱”这个字眼更恰当。记者留意到,由于老人半个身子瘫痪,每行进一步张海燕都要使足了力气抱紧母亲,防止母亲摔倒。转了一圈之后,张海燕扶着母亲坐在院子里的沙发上休息,他自己则开始练习拳术。张海燕告诉记者,因为平常不敢离开,又闲的没事干,他就到街上买了几本武术书,没事就照着书上的招数练习,现在练武术成了他唯一的娱乐活动。

  提起自己的婚姻大事,张海燕呵呵一笑:“不急,不急。”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家里穷,别人也不一定会看上自己,“再说了,就算是有人看上我了,咱也不能让别人跟着我过苦日子啊!”

  张海燕说,年轻的时候计划着出去打工赚些钱再回来讨个媳妇,但后来母亲生病了便给耽搁了,“其实这些年也有邻居帮忙介绍,但咱有自知之明,直接就谢绝了!我个人觉得,婚姻这事无所谓,现在照顾好妈妈最重要。”张海燕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啥都不想,等以后母亲不在了,他就出去打工去,到时候再考虑婚姻的事,“妈妈只要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离开,打一辈子光棍也没啥”。

   ■记者手记

  尽孝还需趁早

  毫无疑问,张海燕是当之无愧的孝子,是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是的,榜样,一个听起来似乎有些老套甚至俗气,但实际上无比真实的一个词语。

  采访结束返程的路上,记者的脑子里一直在反复回放张海燕和他母亲之间的每一个举动,比如谈到照顾妈妈大小便时的坦然,比如喂饭时哄着老人的自然,比如谈到给母亲洗澡很熟练时的骄傲……说实话,那几个瞬间,张海燕高大的让我崇拜、仰视。

  记者看到的只是张海燕和母亲生活一天中的一小段,展开一下想象,过去的10年,这样的场景有多少?冬天或者夏天,一个儿子抱着妈妈,在盆里大小便;一个儿子一边唠叨着家长里短,一边给妈妈洗澡;一个儿子面对妈妈,不停的用“乖、听话、真棒”这样的字眼哄对方吃饭……那是怎样一种动人?

  千百年来,慈母都是多过孝子的。小时候,如果孩子有些头疼发烧,最火急火燎的肯定是父母!长大了,无论什么原因磕了、碰了、伤了,哪怕你已经成家立业,得到消息后最心急如焚的还会是父母。他们似乎从来不记得关心自己,他们似乎一辈子就是为了子女活着。反观我们,我们长大了,父母慢慢老了,他们感冒发烧的时候,我们关心过吗?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在哪里?

  张海燕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感动,更多的还应该是反思和行动。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有空多回家陪陪他们,免得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时痛哭、悔恨。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1 05:2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