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解读中国中产阶级购车品味(多图)
日期:2006-04-13 09:20  点击:322
解读中国中产阶级购车品味    知本新贵颠覆车市“美学”

        未来三至十年之内,中国买家的汽车消费偏好可能发生重大变革。

        产生这一变革的土壤,源于中国汽车消费者学历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兴“知本家”成为社会财富新贵。经过对2005年1月与2006年1月两次对中国中高档汽车车主的调查,行车尚网对比发现,高知新富人群将在未来3至5年内成为中高档汽车消费主力、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消费偏好与以往富裕阶层有所区隔,并对现有的汽车市场产品结构形成冲击。

网友贴图

购车人群学历提升
高知新富阶层正在崛起

        中国新富阶层正在呈现年轻化和高知化,随着这部分知本新贵消费力骤增,可以预见,在未来3至5年内,新的汽车消费趣味将影响汽车营销与汽车设计理念。

        行车尚网于2005年1月和2006年1月,分别对中国中高档汽车消费者结构进行调查,通过对 6785名帕萨特车主(87%为男性)个人信息统计分析。

        2005年1月与2006年1月数据对比表明,2006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帕萨特购买者比2005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具有硕士以上教育背景的购买者增加了3个百分点,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购买者增加了0.2个百分点,且以文化、IT、通讯、咨询等朝阳产业创业者为主,这是中国现阶段中档起车消费者的经典素描,也是新兴中产高知阶层的写照。

        另外,高中以下学历的帕萨特车主下降了2个百分点。通过对这2000余名高中或职校毕业的帕萨特车主的调查,了解到这一部分人群有74.3%分布在36岁以上年龄区域,换言之就是60年代人群比例很大,而且大多是城市生活背景。我们不难看出高中学历的特殊意义和时代原因,不能否认,同其他发生群体重合的车型一样,帕萨特人群中还有一部分60年代“老三届”的身影。
 

新富人群结构变革震撼车市

        从行车尚网的调查中不难看出在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朝阳产业成就出一大批新锐“阳光富翁”,他们的产生和存在,使得汽车消费更加“知本化”、个性化和多样化。
有车的富贵生活,要么奔驰,要么宝马,没有中间道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对20万以内中级轿车的选择,消费者就要参考品牌美誉度、品牌历史是否悠久、是否物超所值、是否功能齐全、品牌个性是否突出、是否体现人性关怀等等20多条衡量标准。其中,强调驾驶安全舒适度的人本主义消费观更是被新一代汽车消费群体推崇。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这部分高收入阶层在今后的3到5年内将产生分化。

         2006年2月,行车尚网进行了“帕萨特领驭和帕萨特B6消费者偏好调查”,在小范围调查中,受访人群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居住的年龄在22岁到35岁的男性客户为主。分析显示,本科学历以上的被访人群,有68.5%对领驭的内饰和外观改进很不满意,认为帕萨特领驭的设计与帕萨特B6简约特色背道而驰,外形过于奢华靓丽,动力配置却未有提升,与此相反,本科以下学历被访者却对领域外形颇为欣赏,表示满意的比例达到72.3%。

网友贴图



        可见,随着高知新富阶层的崛起,对中高档轿车的消费偏好将与之前形成,汽车设计和营销界人士不可不予以重视。


“阳光富翁”增多
豪华车消费更加理性

        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天价宾利车拍卖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今后这种现象还将存在,但是将风头不再。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迹象就是,年度胡润的顶级富豪排行榜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接受了。被列在榜首的富翁们也不再穷追着胡润打官司了,大多一笑了之。当暗箱操作开始被局限在少数几个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首富被纳斯达克成就,这些人在忙碌之余会买辆拉风一点的车子开开,但对天价宾利不会在感兴趣。


新兴“知本家”尤其以理性消费,格调生活著称,然而进口车利润丰厚有目共睹。目前的国内进口车市场,越是高档的进口车这种价差越大,一些价格百万元的进口车甚至要差上百万元。由于配额及进口许可证等政策放开,进口车不再像过去那样仍然属于紧俏商品,越来越多的进口车正在被消费者接受,而与此同时,价格也越来越透明。新兴“知本家”注重消费时的信息对称,目前在国内市场,进口车各个环节越来越趋于透明,国际市场价格也能及时地反映到国内市场。

        进口豪华车消费在中国将迎来另一个高峰。这一次将更透明,一是购买者的背景将更加透明,另一个则是定价更加透明。聪明的代理商千万别再试图一手遮天,漫天要价只会失去这些“财神爷”的信任。




女性消费者从边缘到主流
性别界限将明晰

网友贴图
        当代中国,女性正在成为“首席采购官”,除却美容、健身、服饰,许多原本强调以男性消费者为主的行业,也敏锐捕捉到女性话语权异军突起的市场变化,开始站在女性消费者的角度推出各种女性符号商品,女性车一直是一个热点。目前,有上海华普汽车研发的国内首部女性专用车已经露面,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男性消费者是理性的,首先考虑的是动力、操控等;而女性消费者是感性的,不论她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女性车主首先考虑的是颜色、外形和细节功能。因而,车子对男性同胞而言是享受驾驭感觉的工具,是彰显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女性则把车作为仅次于卧室和办公室的第三度私密空间。这就决定了中高端女性车在局部细节设计上必须接受挑剔的眼光,如何用富有魅力和性别美学的品牌文化打动高知女性成为营销课题之一。

         女性对汽车操控等技术问题的相对不敏感,并不能成为女性车消费的障碍,相反,简洁而人性化的操控体验,也是她们选择的重点特征。注重以感性包装取胜的厂商也不能在汽车的技术指标上太马虎,否则,得罪了这部分掌握家庭经济命脉的“首席采购官”,后果应该是不大妙的。




高收入人群年轻化趋向明显
个性风格将持续走强

        在欧洲,消费奢侈品的“主力”是40多岁的所谓“中产”,而奢侈品的中国区老总们则表示,这个群体在以30多岁年轻人为主。这正是中国的新富地带。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5中国新富调查在汽车消费调查中发现,个人税前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中国新富,跑车消费的前三位分别是宝马、马自达和保时捷,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是3.9%、5.3%、3.7%。今后,随着这一高收入阶层年轻化的加剧,运动风格的豪华跑车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的出行座驾。

        但是,和其他顶级奢侈品一样,豪华跑车在中国的消费群体,还有一部分是收入处于中游的潜在新富阶层。他们关注的则是那些价格优惠的准赛车风格的城市跑车。调查显示,这群年龄在25-40岁的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大众力量。不管是哪一种,这部分消费群体面临的苦恼是没有太多选择。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汽车的第一批消费群体,很大一部分都是靠传统行业或者政府资源起家的先富人群。而今后这一现象将得到改变,一大批靠知识产权和高智商发家的新新富翁将成为汽车消费的生力军。包括大中专院校的学术精英、新兴媒体的投资者、影视明星等等,他们需要的座驾往往淡化商务用途,突出个性和文化感。他们对自己的个性座驾也和他们对职业一样,充满了形而上的美学期待。


看看眼下市面上的新锐或经典车型,是不是少了他们的口味呢?商务、家用、经济、豪华?都不对,他们需要设计感和人性化兼得的时尚轿车。同时请设计师们别高估这些人的驾驶技术,操控设计最好简单划一,安全稳妥

网友贴图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日本平均每29人拥有1辆轿车,美国平均每18人拥有1辆轿车,西欧平均2人1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平均10~20人1辆,我国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辆,可见汽车消费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但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复杂,根本原因,在于汽车消费者的教育素质、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审美偏好这些营销变量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对汽车消费者的最大的需要难以把握,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更像一个产品主导型市场,合资厂商不断将国外车型推进国人生活,甚至不做一些本土化的尝试。

        营销界有一句明言,“顾客不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孔机,而是想要一个1/4英寸的钻孔!”汽车产品营销,对市场的细分,更多应该以消费者类型为依据,重点关注消费者想要做些什么。理解汽车消费主流人群的心理变化,培育新的汽车消费市场是产业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知本新贵”的产生,市场消费者结构正在改变,对中高档汽车的汽车品牌、车型结构、汽车配置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知本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必定是设计者、制造者、营销者和消费者的“知本的新居”。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7 20:4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