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爱护公物系列——图书馆一年近4000册图书被读者“致残”
日期:2006-02-23 15:00  点击:868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获悉,因读者不爱惜图书,2005年内蒙古图书馆近4000册图书被读者“致残”,其中严重破损的就有近3000册。

    在内蒙古图书馆书库,文献修复员云兴刚指着一架架残破图书说:“这2000多册都是剩下没来得及修补的,整整码了5架!”

    随手翻来,书架上的图书都是“伤痕累累”:一部七成新的《美国名将前传》,半张书皮下落不明;梁羽生的《风云雷电》仅剩书皮;一本300多页的《黑镜头》,自第76页起就散了架……

    据云兴刚介绍,过去内蒙古图书馆没有文献修复员,近年来随着读者损毁图书的问题日渐突出,2000年起馆里还专门设立了文献修复岗。

    同样的问题也让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头疼不已。“读者动‘粗’耍‘黑’导致大量图书毁损,一些人为图方便随意在书上涂写,有的则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撕书、剪书。”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管理员丁毅气愤地说。

    图书残破后,阅读和收藏价值大打折扣。图书修补后重新上架需耗时1个月左右,给其他读者借阅带来严重不便。一些图书管理员和读者认为,读者随意破坏图书严重干扰了正常借阅秩序,公众应该共同谴责这种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

    记者了解到,对图书毁损较轻的,图书馆管理员一般仅对读者进行批评教育,毁损较重的一般仅处原价20%至50%的罚款,但作用甚微。现在,内蒙古图书馆还专门选出一些残破图书,将其放在图书馆大厅内展览,以作警示。云兴刚建议说,目前的处罚标准过低,图书馆今后将加重处罚,以示惩戒。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13 09:2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