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豫农民写血书引出腐败案
日期:2006-04-12 08:53  点击:320

 



 

 

 

 

 

 

 

 

 

核心提示

  农民承包20年的荒山被副县长和一副乡长看中,在村干部的撮合下,农民转让出了下余30年的承包权,不料想却因此为家人惹下牢狱之灾。日前,这位逃亡数月的诈骗犯致信本报血书喊冤,记者接信后赶到驻马店确山县瓦岗乡调查,却发现素有德政工程之称的国家以工代赈项目,在这里却被少数领导干部所利用建成了自己的私家山庄,而这位农民只所以被当地警方追捕的原因则是不肯替领导帮忙耍了滑头

 

在逃犯血书喊冤

325日,一封带血的求助信摆在了记者面前,稿纸上用血写着大大的冤枉

 

尊敬的大河报记者:

  你们好,我是一个被冤枉的在逃犯,我求求你们救救我们这家可怜的农民。

  

    我叫杨明清,是驻马店市确山县瓦岗乡常庄村的农民,1984年,我们家承包了俺村在花龙沟北坡的荒山,承包期限是50年,县里还给我们发了荒山承包证。我们家包下荒山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曾是不毛之地的山绿化了起来。山上种的杨树、松树也都长到了10公分以上,大的直径达到了30公分。

  

    2003年的时候,村里的支书常俊友找到我说,县里的副县长班新平和乡里的副乡长班长春看中了俺家承包的荒山,想出25千元让我把荒山承包证转让给他们个人。我和妻子原先不同意转让,因为仅山上现在的树也绝对值3万多元,后来的时候,副乡长班长春找到了我们家,村长和村民组长也来做我们的工作。迫于无奈,我们之后同意26千元转让山上的植物和下余30年的承包权。2003年秋天的时候,在村办公室,同着村干部的面,班长春把26千元钱交给了我,我把荒山承包证给了他,之后,按合同签定比例的1%,我拿出260元上缴给了村民组。

  

    没想到,灾祸却从天而降。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妻子从外地回来过春节,正月11的时候,几个派出所的警察却突然到我们家抓我,也不说什么原因,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的岳父、岳母死死的护着我不让他们把我带走,慌乱中我才从村子里逃了出来,而岳父、岳母却被公安局抓走了。

  

    之后,我才知道是班县长和班乡长告我诈骗,我被公安局通缉了,天啊!他们求我买山,我有荒山承包证,中间还有支书、村长,我怎么成了诈骗犯,深夜的时候,我悄俏的跪到村口,止不住失声痛苦,我不孝顺呀,让年迈的父母还跟我受罪!

  

    在外面的这些日子,我提心掉胆,只怕有人抓我,但我知道我是被冤枉的,我不能落在他们手中,希望记者能给我这个无助的农民帮助、为民做主、查明事实、为民伸冤,还我清白之身。

  求助人:杨明清

  2006320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记者随后赶赴确山县采访。

 

农民被抓缘为指山卖磨

  在确山县瓦岗乡常庄村,见到丈夫的喊冤血书,妻子常俊美禁不住失声痛哭,常俊美60多岁的父亲和母亲也止不住的流眼泪。

  

    常俊美告诉记者,确山县原常务副县长班新平和该乡的副乡长班长春是同乡本家,把山转包给他们时,她和丈夫并不知道领导买山的目的是为了在山沟中修建水库,水库动工时却遭到了毗邻单位驻马店林场的坚决反对,班长春就让杨明清去找林场的人协调。

  

    林场和我们是20多年的邻居,关系一直处的不错,修水库会威胁林场职工的安全,所以他们反对常俊美说,他和丈夫来到林场时,林场的几个熟人人不让他们管这个闲事,夫妻两考虑关系不好处理,就避开矛盾,外出打工去了,一直到2006年春节派出所来抓杨明清,常俊美才知道,副乡长班长春以诈骗为由把丈夫告到了公安局。

  

    没有抓住杨明清,常俊美的父亲、母亲和弟媳随即被派出所抓走,公安局说我们犯了包庇罪,把我们三个人关了28天,交了4000元钱才放我们出来常俊美的父亲抹着眼泪,把一个取保侯审的收据给记者看。

  

   班长春副乡长,不止一次的找我,班新平副县长还亲自来找我,让我从中撮合做工作,让杨明清承包的山让转包给他们,当我们村干部的面,杨明请收钱后把荒山承包证给了班长春,这怎么能算诈骗呢?原村支部书记常俊友不解的说,和常俊友一样感到不解的还有村民组长程明贵和现任支部书记王保全。

  

    公安局为什么要抓杨明请呢?当天下午,和常俊美一起,记者来到确山县瓦岗乡派出所询问究竟,我们只知道杨明清是批捕在逃犯,所以才去抓他,至于什么原因你们应当去询问经侦大队,具体是他们办的案派出所的值班人员说。

  

   杨明清犯的是合同诈骗罪,他指山卖磨!把不属于自己的山卖给别人在确山县经侦队一位姓宋的副队长说,他有荒山承包证山怎么会是指山卖磨?……”记者问,其他的事情你们不该知道,这已经给你们多说了!经侦队一位姓孔的队长打断了记者的话。

 

副乡长说村民不识抬举

  一个由村干部撮合的承包权转让缘何成了一桩指山卖磨合同诈骗案?为了弄清原因,记者以常俊美律师的名义见到了瓦岗乡的副乡长班长春。

  

记者:当着村干部的面,杨明清把荒山承包证给了你,他怎么又成诈骗你了?

班长春:哼!他不识抬举!

  

记者:他怎么不识抬举了?

班长春:我们把他的山买下来,目的是在山上建个水库,除了他这个山外我们还买了几十亩地,但我们施工时却遭到了驻马店林场的阻挠,林场说杨明清的这个山是他们的,不让我们干。

  

记者:杨明清不是有县政府发的荒山承包证吗?

班长春:是呀,所以我就让杨明清去找他们说理、做证,我想实在不行就给林场打官司,我毕竟是农口领导,林业局、公安局、法院都是我的熟人,杨明清出来做个证,这事也就不难办了,没想到他竟然带着钱跑了,***(骂)我就让他跑吧。

  

记者:你觉得这事怎样才能解决?

班长春:把26千钱全部退给我(结果)好点!

  

记者:钱退给你,山能给他们吗?

班长春:我现在占的是林场的山,让他找林场要吧!

  

    杨明清他们既然把荒山转让给了班长春他们,那么驻马店林场为何又要阻挠他们施工呢?记者随后见到了驻马店林场芦庄林区的吴平均副主任,吴平均承认就是他不让班长春施工的。

  

   说实话,杨明清承包的山和我们林场的山交界,很难说清楚边界在哪,但可以肯定的说,那个山确实属于村集体、也是杨明清承包的吴平均说。

  

   班长春包到山后我们才知道他们是在上面建水库,而他们要修的水库大坝就在我们家属院上方300米的地方,家属院两边都是山,如果遭遇连天大雨,水库一旦出事,对我们就是生命威胁,所以我们不想让他们建吴平均告诉记者,1975年的时候,离他们十几公里远的一个水库就是在连天大雨的夜中崩塌,十几个林场的工作人员为此丧命,尸体就是吴平均亲自打捞的。

  

   把杨明清承包的荒山说成我们的,那是我们千方百计不让他们施工找的借口吴平均无奈的说,后来,班他们找到了林场的领导,水库还是建成了。

 

县乡领导包山建水库干啥?

  在常庄村,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班他们还用1万元钱租下了村中在花龙沟的25亩土地50年的使用权,而实际土地的亩数则远远大于25亩。常务副县长和当地副乡长为何一定要承包荒山、大肆买地修建水库呢?见过吴平均后,记者来到修建好的水库旁边找寻答案。

  

    这是一个拦截山沟形成的水库,沟东边的那架山就是杨明清原先承包的,记者看到,为了扩大水库的容积,山的一部分已经被削掉,而在水库岸边山沟的上方已经有几十亩的土地被推土机推平,一条新修的山路已经从杨明清原先承包的山上穿过来和这些推平的空地连接在一起,空地的上方则是被几十根线杆引过来的高压线,水库不远的地方则有两个已经建好的避暑山庄。

  

    在水库的大坝下面,记者看到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写着:“2004年度 国家以工代赈项目 地点:花龙沟拦河坝 投资:25万元 ,而在大坝的下面的300米处就是林场职工的家属院,让记者感到奇怪的是,水库的下面竟然没有用于灌溉的水渠,只有一条臭水沟,也是弯弯曲曲流向了不到一公里外的河中。

  

    水库高悬在林场职工的头顶上,然而这样的水库是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吗?适逢今年春天干旱,记者询问水库下面的一户村民,不,不,我们用不着水库的水浇地,那是县长和乡长他们建的鱼塘,养鱼、钓鱼玩呢!一位60多岁的村民一本正经的对记者说,水库的下方几十亩的土地,有好几个井,井水和河水相连从来就没有干涸过,另外这些土地在地质上基本上都属于自潮地,晚上再旱,第二天也会潮湿,水库对他们根本没有用。

  

    记者以朋友想投资花龙沟为名,再次询问副乡长班长春。

  

记者:抛开那个案件咱先不说,一个朋友对你的水库很感兴趣,想和你合作,200万你卖不卖?

班长春:呵呵,不卖,不卖,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块地方。

  

记者:你们准备在那干什么?

班长春:水库里放点鱼、岸上再搞点养殖,领导们不太忙了可以去钓钓鱼,吃个野味,搞一个我们自己的度假山庄。

  

记者:我看下面两家山庄的生意不错,你们这个弄好后,肯定更赚钱。

班长春:呵呵,那你说我们费那么多事是为啥!不说赚钱,总是自己玩不错。

  

记者:你们用国家以工代赈项目钱搞成这样,其他的钱又没花,200万元卖掉也应该可以了吧?

班长春:不错!钱是国家的!可我把这个项目批下来,也不少费事呀,我不花钱,找关系能批下来?

  

记者:这么个项目是不是都是你自己的?

班长春:不是,还有一个领导,原来在县里,现在调市(驻马店)里了,我们两个人合伙的。

 

相关链接

  《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规定,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多年来,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工代赈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和灾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被誉为党的一项德政工程

                                                                                         【来源:大河报】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7 18:5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