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雷锋号”机车在千里铁道线上延伸、发展
日期:2012-03-17 16:38  点击:363

“雷锋号”机车在千里铁道线上延伸、发展

在西部万里铁路线上,驰骋着一辆“雷锋号”机车。一茬茬的“雷锋号”司机就像螺丝钉一样,在5平方米的驾驶室内,践行雷锋精神23年。(见《中国青年报 》 3月16日)
雷锋在神州大地家喻户晓,雷锋精神影响和感染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大西北的沙漠铁路上诞生了以雷锋名字命名的火车机车——“雷锋号”。从此,随着“雷锋号”机车的滚滚车轮,雷锋精神在兰州铁路局不断延伸、发展,在干部职工心中不断充实、丰富。今年59岁的“雷锋号”机车包乘组第一任司机长张凤舞虽然离开机车司机岗位已经十个年头了,但他有着深厚的雷锋情结,每年的2月底或3月初他都会回到单位,看望他的“老伙计”——“雷锋号”机车。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代表了一个崭新时代的道德向往,呈现出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23年来,“雷锋号”机车经历了从蒸汽、内燃到电力机车3次转型,司机换了一茬又一茬,先后产生了12名司机长,他们就像一滴水、一寸土地、一线阳光、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行车育人,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弘扬和传播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对“雷锋号”机车组来说,工作态度固然重要,但更要拿业务水平说话。“雷锋号”机车第十一任司机长邱江就是一个爱钻业务的人。进入“雷锋号”机组以来,邱江总是挤出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最终总结出“手勤、腿勤、脑勤、眼到”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机车状态百分百掌握、安全平稳百分百控制”。“雷锋号”机车组是一个学雷锋的“大熔炉”,在此工作过的人,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005年8月,“雷锋号”机车执乘方式由“包乘”转为“轮乘”,这意味着迎水桥机务段所有机车司机都有机会驾驶“雷锋号”,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在5平方米的机车驾驶室内,倪建生一干就是21年,而且还要接着干下去。“开火车最需要的就是责任心和细心,干久了,难免会感觉压力大,而且工作枯燥。但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再乏味也要干好。”说这句话时,他盯着机车上挂着的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雷锋号”机车组正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雷锋号”机车组的带动下,兰州铁路局各级团组织带领青年团员在春暑运期间义务到车站为旅客提供便民服务,并组织“爱心互助”志愿者为异地职工及当班职工解决家中的困难,为职工集中精力上班吃了“定心丸”。同时,基层各单位涌现出了兰州客运段“爱心中国结”、兰州站“亲情008”、银川站“向阳花”、银川客运段“穆斯林之家”、武威站“祁连之窗”等一批“学雷锋、见行动”的服务品牌。
永远的“雷锋号”机车在千里铁道线上延伸、发展。如今,雷锋精神已经在万里铁道线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随着“雷锋号”列车伴随雷锋精神一路前行,必然会带动更多的人们学雷锋、宣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放光芒。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8 19:2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