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要对中国的高铁有信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
他透露,中国今年还将开通九条高铁,其中包括“哈大”“京石”“石武”等线路。此次九条线的开通,意味着北京到深圳和北京到西安的高铁路线都贯通了。通常情况下,既有线路经改造营3运时速在200公里以上新建铁路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铁路被称为“高速铁路”,即“高铁”。目前,中国高铁的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00至350公里,运行里程已达7000多公里。“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拥有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黄强说。
自2007年“和谐号”动车第一次开始投入运营以来,中国进入了高铁的迅速发展期。然而,“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及随之而来的2011下半年不少高铁建设项目停工或缓建,让人们对高铁的安全保障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对此,黄强说:“项目建设停滞主要是因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铁路融资困难造成的。而针对动车事故中的问题,此次我们在高铁建设中也进行了查遗补漏,有问题的地方做了整改,并在动车运行前通过联调联试的程序进行检验。因此,这九条高铁的安全性更有保障。”正如黄强所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国家开展了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韩国《首尔新闻》曾将其称为中国高铁的“刮骨疗伤”。
黄强则认为,一个交通运输工具必须要保障旅客的安全,高铁更要做好这项工作。要能将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期,保证高铁每一个环节的运行。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然而,在黄强看来,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要因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做“时间倒计时”,最重要的是要提供给乘客一个安全舒适可靠的高铁。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以令世界惊奇的“中国速度”迅速崛起,中国高铁不仅展现出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智慧,更向世界展示出一张“中国名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有关专家表示,中国的高铁建设技术和高铁工程质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中国高铁在设计、建设、制造方面也拥有绝对优势。随着京津、武广、郑西、京沪等等一条条高铁的建成与运行,让世界刮目相看。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铁路部门在修建高铁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高铁建设史上一笔财富。因此,加快高铁建设,让高铁贴地安全飞,给老百姓出行带来许多方便,给各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增加腾飞的翅膀,拥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