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父亲:吃苞米面8年,把三个儿女都供上了大学 懂事子女:为节省经常吃馒头咸菜
8年前,农安农民吕万全妻子去世。几年后,他的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女儿先后考入大学。喜报传来后,全村人都为此感到骄傲,但几个孩子艰苦的求学路也随之开始了。父亲为供孩子们上学,每天都吃苞米面,整整8年眼看就要熬出头了。
可谁想,现如今读大四的两个儿子即将毕业,远在桂林的女儿也将开始实习,可孩子们的食宿费却没了着落……万般无奈,昨日,吕万全夹着一包介绍信和贫困证明走进本报求助。
特困户靠四亩地养仨孩儿
昨日上午,56岁的吕万全走进本报时,第一句话就对记者说:“只要是为了孩子,吃啥苦都不怕!”
1998年年底,吕万全妻子去世后,读初三的双胞胎儿子和读初二的女儿,就都由他一人供养。孩子读高中时,通过地方政府的沟通,学费被免了很多,一家还可以勉强度日。在孩子相继走入大学校门后,只有四亩地的经济来源的吕万全成了特困户。
“民政局帮忙解决一部分学费,可饭钱就成了问题!”吕万全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孩子读大学的这几年,为了给孩子省下食宿费,他每天的主食就剩下苞米面。
儿女们学习成绩一个赛一个
“我儿子和姑娘都知道省钱,有时只吃馒头咸菜……这都是我去学校时听他们同学说的。”吕万全哽咽着说。三个孩子都知道父亲不容易,所以在学校里特别节俭。实在没钱时,同学也会借给他们一些,但孩子们考虑到不能总求同学,就吃便宜的东西缓解生活困难。
现在,两个儿子都读大四,一个在吉林农业大学,一个在吉林化工学院。在大学,两人都得过奖学金。女儿在桂林工学院上学,2004年至2005年两个学期,就曾得过两次总计2500元的奖学金。
这几年,吕万全还把孩子们得的奖学金的“喜报”留了起来,一看到这些,再苦再累吕万全都会眉开眼笑。
孩子即将出校门老父又犯难
今年春节刚过,吕万全收到了女儿学校催交学费的通知书。两个月过去了,他也未能借到那笔钱。
拿着十几张农安县政府、长春市民政局、省民政厅的介绍信,吕万全说:“这几年孩子上大学,多亏了地方政府的救济,要不孩子早就被学校撵回家了。”他手中的介绍信,都是发给孩子学校的“家庭困难证明”。“眼看两个儿子再有几个月就走出校门了,我也该熬到头了,学费还可以暂缓,但是他们的食宿费……我不能眼睁睁地看他们饿着啊,实在一点辙都没有了!”吕万全说。他就是每天不吃不喝,也省不出孩子们的饭钱。
农家3大学生眼瞅毕业衣食无着
日期:2006-04-04 11:12 点击: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