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修复“地下万里长城”全面启动 2.5亿元增寿百年
日期:2006-04-13 11:30  点击:733


 
  投2.5亿,坎儿井可增寿百年

  “濒临消失的坎儿井将逐渐复活。”谈及这个话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秘书长吾甫尔·努尔丁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这位全国知名的坎儿井研究专家告诉记者,期盼多年的坎儿井保护工作今春已全面启动,第一批数额达2000万元的维修资金已经下拨。根据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的《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9年内新疆将投资2.5亿元人民币,对这一“地下万里长城”进行全面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部竣工后,现有坎儿井100年内将不会再有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坎儿井至少增寿100年。

  ■年均减少23条,20年后坎儿井将全部干涸

  坎儿井和广西的灵渠、四川的都江堰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它是新疆人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地下水利工程设施。新疆南部一些地区年均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两三千毫米。来自山峦的冰雪融水,如果在地表流淌,很快将蒸发殆尽。而坎儿井通过地下暗渠输水,可有效避免蒸发。此外,竖井、涝坝与暗渠相配套,不用提水工具,就可以引取上游埋深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的地下潜流,进行自流灌溉。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吐鲁番和哈密地区。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当地发展农牧业生产和解决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史料记载,坎儿井鼎盛时总长度曾达5000多公里。然而,自上世纪始,随着新的灌溉手段的出现,坎儿井日渐式微。尤其是近些年,人口激增和垦荒,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坎儿井衰减加剧: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1784条锐减到目前的404条,干涸和消失的坎儿井竟有1300多条,平均每年减少23条。专家认为,照此速度,20年后坎儿井将全部干涸。

  ■9年后,480条坎儿井全面保护,100年不用维护

  坎儿井的命运牵动着国人的心。为了拯救这一濒临消失的“活文物”,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采取了许多措施:家底不清,是坎儿井衰减加剧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从没有人或机构为坎儿井建过档案,致使坎儿井的利用率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坎儿井坍塌后因得不到及时抢修而废弃。从2002年10月开始,自治区水利厅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始对全区坎儿井进行水文和人文历史的系统普查,为每条坎儿井建立内容翔实的档案,内容包括坎儿井的原名、现名、位置、类型、长度、宽度、开挖历史、施工工艺、控灌面积、水温、水质、电导率、水文地质构造、坎儿井与周围其他水源的影响关系、坍塌渗漏情况和采取的措施、水量变化原因等。

  摸清了家底,就为坎儿井的系统修复奠定了基础。吾甫尔·努尔丁告诉记者:“按照《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修复坎儿井将分两步走。前3年,由国家投入6000万元,自治区投入3000万元,对亟待抢救的250条坎儿井进行系统维修加固。这种维修加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暗渠进行衬砌,明渠、出水龙口进行防渗处理,竖井进行工程加固,水源地进行拓展延伸并维修加固。第二期的重点是,对115条条件较好的坎儿井进行常规性维护,对89条已经干涸但仍有抢救价值的进行疏浚过流。最终目标是,9年后全区480条坎儿井将得到全面保护。如果不出现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这些坎儿井100年内将不用再进行大的维护。”

  ■修复坎儿井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有没有必要下这么大的本钱保护坎儿井?一直以来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用现代灌溉理论看,坎儿井灌溉方式较为粗放,尤其在非灌溉季节,坎儿井的水因不能控制,白白流走,造成浪费。因此,投巨资保护坎儿井不如挖机井或发展滴灌、喷灌来得实惠。即使保护,保留十条八条供人们当文物“瞻仰”即可。

  吾甫尔·努尔丁则认为,坎儿井是新疆绿洲文明的象征。其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均不可替代。表面上看坎儿井常流水是一种浪费,但就实质而论,常流水对维系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的生态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南疆的地形呈阶梯状,在这个阶梯水渗入地下,到下一阶梯它又流出变成地表水。而一味地挖机井只能使地下水位下降越来越严重,最终逃不脱沙进人退的悲剧。

  吾甫尔·努尔丁说:“此次的坎儿井修复,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德政工程。不过,要使这项工程发挥出最大效能,还须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说坎儿井修复后可增寿100年,前提是生态环境没有遭到进一步破坏。如果一方面投巨资保护坎儿井,另一方面又不顾水资源的承载力大肆垦荒,地下水位将越降越深,坎儿井的水源地也将破坏,那么,修复成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据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坎儿井水源地保护的立法工作,也已纳入了有关部门的工作议程。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9 03:4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