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民间公益支教尝试公司化运作
日期:2010-04-02 09:52  点击:263


地处黄山脚下的潜口中学,“驻扎”着一批支教老师,他们致力于推广“新健康教育”,却不拿学校一分钱工资。

    潜口中学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由3所学校合并而成。该校师资分布不均衡,但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10年来没进过新人,“素质教育”课、“健康教育”课一直没有专业老师。2009年,一家致力于公益助学的公司找上门来,给潜口中学校长程文华带来了惊喜。程文华说:“他们来之前都进行了详细调研,他们推广的‘新健康教育’正好契合了我们的需求。”

    2009年10月,该公司派出由5名支教老师组成的“新健康教育”项目组,落户在潜口中学。这5人基本是师范学院和医学院本科毕业,专业为师范教育、心理学、临床医学,他们大多有过从教经历,有的曾在学校任教,有的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项目组制定了项目书,并附有明确的评价体系。公司与学校签定协议,从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目标。

    依据目标,公司先期拿出一部分资金,改善了学校的环境;支教老师从生理、心理、道德与生活适应能力4个方面着手,通过课堂教学与开展健康活动的方式,推广“新健康教育”;此外,针对学生中不良卫生习惯以及心理问题,项目组开辟了健康指导室、亲情聊天室等功能区域。

    “所有课程安排、活动开展,都在学校教学的统一框架之内,成为有效的补充。”该公司董事长何文认为,这是一种“嵌入式”的支教模式,“支教与学校正常教学,不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支队伍态度上敬业、教学上专业。”程文华说,这种专业精神影响到了校内老师,他们对支教老师的态度在转变,“从观望到理解,再到支持”。程文华认为,校内老师需要向支教老师多学习。“自己的老师成长起来才是根本。”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名叫何文的合肥商人,出身教育世家,10年前从合肥的一家机关辞职,进入商海,靠销售医疗产品起家。

    2007年,何文在农村寻觅商机,希望能卖出医疗产品。结果,市场没有找到,但所见所闻让他意识到,必须发展农村的医疗和教育,而教育是根本。此时,何文已经开始接触公益事业,决心探索一条公益助学的新模式。他发现,农村健康教育最为薄弱,不少学生的卫生习惯和心理健康都存在问题,因此,专门注册成立了一家致力于推行“新健康教育”的科技公司,选择四川、安徽的两所乡村中学为试点,旨在培养具有健康素质的“新人”,安徽潜口中学便是其中之一。

详情请见: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4/02/content_3164121.htm

http://www.ahztlx.com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2 13:18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