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适老化改造探索“自我复制”之路
2014-12-11来源:文汇报
       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可以让一项民生服务迅速集聚资源,得到认可。适老化改造项目在被认可之后,依托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力量的协作,退出实事项目,探索“自我复制”之路。这一探索若能成熟化,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提高。
  
  2014年进入尾声,明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正在网上征集意见建议,今年的实事项目则正接受公众评议。颇受老年人关注的居室适老改造服务,继入选2012年、2013年市政府实事之后,于2014年退出清单,明年预计继续缺席。但适老化改造并未停步,市民政局介绍,上海今年对1000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改造,明年也有同样计划。适老化改造,是指对老年人居室的空间结构、家具配置、细节设计等作调整,以符合老年人身心需求。

  适老化改造首登申城,源于国际公益组织仁人家园的引介。仁人家园是1976年成立于美国的公益组织。2009年底,仁人家园开办上海办事处,注意到上海老人的住房困难:他们不需要新建房屋,但很多人住在卫生条件、空间格局、基础设施、细节设计都不适宜老人居住的房屋内。

  住房改造是成熟的业务,但进入中国而遭遇“见光死”的公益机构并不少见。项目落地时,适老化改造成功规避了水土不服陷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本土合作方——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以下简称“老基会”)。老基会对本土社区人情的了解和在各区县的“渠道优势”,让适老化改造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国际公益组织、本土基金会和社区力量协作下,首批改造工程安全“着陆”。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银都一村、二村3户家庭完成改造后,很快有其他老人找居委会:什么时候轮到我?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斌表示,上海有大量老年人家庭存在同类需求,单一社会组织的服务进度不足以应对,于是考虑把适老化改造纳入公共服务,并申报了市政府实事,“社会组织先于政府发现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证明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公共财政介入,扩大服务受益面。”

  适老化改造在2012年、2013年连续入选政府年度实事项目,每年受益家庭由此大幅扩容至1000户。工程的复杂性出人意料:居室改造并非标准化服务,除了资金,这一项目还高度依赖社会支持。沿袭仁人家园和老基会的模式,政府在市区两级购买了十多家社会组织的服务,由社会组织担纲各个区县的“项目经理”,协调街镇、社区、志愿者等开展项目。

  两个“实事年”,2000家住户的改造如期完成。社会组织唱主角,体制内的街镇社区力量、体制外的志愿者力量作辅助的服务模式由此定型,适老化改造有了“中国式项目”的特点:能以较大规模、较高效率推进。更重要的是,即便退出实事清单,政府和社会也有动力和能力继续推进这项服务。

  2014年,市民政局继续出资,推动1000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市民政局指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两家承接项目,各负责一部分区县的改造工程。市慈善基金会在负责的5区县各找一家社会组织担任项目经理执行工程,静安、徐汇等区的社会组织是前两年的实事工程参与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