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我国慈善事业专业人才培养
2015-03-04来源:人民政协报
     ■问题现状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尤其紧缺高端管理人才。

    ■背景解读

    当前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公益慈善事业飞速发展,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正以一个惊人的幅度在增长。另一方面,在基金会数量激增的同时,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导致“人才真空”现象的出现。

    最明显的是最近几年公益领域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现在我国基金会每年增长的比例约为30%,这意味着每年会创造几百个基金会秘书长的位置,却缺乏相应的人才去胜任。甚至去年出现过有企业基金会出百万元年薪却招不到合适的秘书长人选的情况。

    事实上,我国公益人才紧缺已非短期问题,不仅仅缺少优秀的高端的人才,普通的公益从业者中也面临人才缺乏的局面。

    ■委员支招

    在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位,大力推动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加快高校公益慈善智库建设,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研究的资深专家,王名委员表示:“公益慈善是应用人才,它应该是分层次的,高校在其中可发挥主导性作用。我们应该发展一批包括大专、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各个层次的专业学位,将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纳入到专业学位体系当中。”

    王名委员建议,首先在教育部和民政部的协调指导下成立专家组,就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位进行调研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及时把握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需求、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详细的论证报告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其次在全国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负责公益慈善专业学位(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指导、督查、评估认证、研究和咨询等工作。王名委员认为,可以由全国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牵头,邀请国内外公益慈善领域和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公益慈善学位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及实习方式、考核及评价标准等问题开展研讨并求得共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同层次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核心课程的师资集训。

    王名委员认为,可以借鉴“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的做法,在教育部、民政部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分层、分期、分批认定符合条件的高校,成为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授予点,组织开展全国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教育的评估工作。

    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交流,适时推动成立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公益慈善专业学位教育联盟。

    结合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王名委员还提出:“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公益慈善事业,亟须成立和发展一批致力于公益慈善专题研究、数据库和政策咨询平台建设的新型智库。”

    就此他建议,在民政部和教育部的协调指导下成立专家组,就设立高校“公益慈善”专业智库进行调研论证并提交总体布局和规划论证报告。在进行国内外公益慈善专业智库的全面调研基础上,加快进行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智库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规划论证。

    王名委员认为,重点发展,协同推进,构建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智库体系,要与建设一流大学的国家战略相结合,发展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全球影响的国家级公益慈善智库。他建议应该协调各级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智库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智库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