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14-30-43-89-136072
 

古往今来,生者追念逝者的方式无非几种,或睹物思人或触景生情,又或是依靠那燃烧过后的一缕青烟。

如今迈入人间四月天,也恰是清明追思时,人们又将于青烟袅袅中追念缅怀。

图片1

来源:南通发布

可一则话题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就在前几天,南通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通烧纸# #清明节不让卖冥币合理吗# #给去世亲人烧纸是民俗还是迷信#等多个话题涌上微博热搜。

网友们纷纷表达不解,为什么要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为什么流传千年的烧纸祭祖如今成了“封建迷信”......

随着质疑声的加大,南通官方的这则通告彻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最近舆论却出现了一波反转,有人开始理解甚至表示支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几天网上出现了一些当地烧纸钱活动的图片,这里所烧的纸钱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冥币等。

而是1:1比例的小别墅,外观华丽隆重,内里为三室一厅布局,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人们甚至可以进去参观。

图片2

来源:微博视频号@1024专员

据了解,这种复杂且庞大的纸房子,名为扎库,是南通地区流传颇久的一种殡葬用品。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如此规模俨然已经超越了一般“纸钱”的概念,也就导致了此次舆论出现分歧。

紧接着有人扒出这种大规模烧纸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2017年,南通一小区内因燃烧两层楼高的扎库,直接招来了消防队。

除了安全问题,还有人说扎库的背后还隐藏着“纸钱攀比”的苗头。

“这家给老人烧去欧式小别墅,那家就得给老人烧去套中式大宅院”......这种暗地较劲的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那后果会不堪设想。

无论是安全还是攀比,支持官方通告的一方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只不过,网络上的传播可能夸大了南通的烧纸活动,扎库确为当地的殡葬用品,但其出现及燃烧频率并没有那么夸张。

图片3

来源:微博截图

许多本地人也曾进行科普,表示当地也只在亲人葬礼或周年祭等“大祭”时才会有扎库这种级别的纸钱出现。

而且他们也会尽量在无人的空地上完成燃烧,但如今“一刀切”似的通告下发,让他们连购买普通殡葬用品都成了难事。

这件事上,我们暂且不去纠结究竟谁对谁错,只是冷静下来,大家有没有发现,面对矛盾的两端,其相应的处理也总是那样极端。

为逝去的先人烧纸钱本就是中国传统的祭祀习俗之一,人们以此缅怀祭奠先人,也向先人祈祷希望其能保佑家人安康。

这种习俗流传千年,历经思想意识、经济形势等等变革后依旧坚挺存在。

可能对于当下许多年轻人来说,还不太懂这一风俗里的种种讲究、门道,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做却很是明白。

就如有网友所说,儿时他不理解为什么父母每年清明都要开很久的车去烧纸,但在父亲去世后,他好像明白了。

他不知道烧纸钱的具体讲究,但他会买一大堆纸钱,找个没人的角落,点着纸,看着火焰燃烧、看着青烟袅袅,然后跟父亲说说话、唠唠嗑。

这一刻,对他来说父亲好像真的存在,他的诉说好像有了接收的对象,与其说是给父亲烧纸送钱,不如说更像是日思夜想的父亲终于出现,给了沮丧的自己一个大大拥抱。

而这种方式的怀念,不仅在清明,在每一个想念逝者的日子我们其实都可以去做。

图怪兽_32a5dd093f9160bcee3eb1b71172467e_31997

来源:图怪兽

可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建设,烧纸祭祀的安全隐患有了一定增加,但这绝不是将祭祀习俗定义为“封建迷信”,继而一禁了之的理由。

要知道矛盾的两端,一定有相对柔性的区域。

如果担心危险系数太大、担心攀比心理滋生,那完全可以在情感循循善诱,在道德上有序引导,又或者在客观要求上多下功夫。

比如可以限制祭祀用品的规格大小、不允许在市区燃烧等细节。

图片5

来源:微博截图

当下,矛盾的两头仍在对峙,丝毫没有“谁放过谁”的意思。

只希望这场“对战”可以随着科学化的处理而化解。

也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我们在传承祭拜先祖慎终追远的民族血脉时,也务必将安全问题考虑到位。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301
图片已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图片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