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14-30-43-89-136072

一甩“刀片”就出来,再一甩就收回,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小玩具今年可谓俘获了万千孩子的心。

由于其外形酷似“萝卜”,并且是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所以全称为“重力萝卜刀”。

孩子们喜欢拿着它甩来甩去,也就在这一甩一扣的“啪嗒”声中,萝卜刀风靡多国。

图片1

来源:电商平台商品页面截图

起先,大家并没意识到萝卜刀背后的安全隐患,有的家长甚至和孩子一样习惯性把玩。

直到一次次意外出现,人们才恍然这个玩具原来并不“简单”。

有孩子被它划伤,有孩子被它戳中、有孩子在跟朋友玩时被其刺伤眉头连缝四针......

图片2

来源:抖音@心如心睿

很多家长纳闷,这萝卜刀明明是由软塑料制造且经过去刃处理,为何还会如此锋利?

萝卜刀为软塑料材质不假,但在结构上它却是不折不扣地还原了管制刀具。

且市面上大多萝卜刀的刀尖并没被打磨圆润,戳到身上痛感十分明显。

如果孩子们把玩时不注意力道,在追逐打闹过程中很容易伤到自己或他人的眼睛、脖颈等身体脆弱部位。

同时萝卜刀中含有的多个零部件,若在玩耍过程中脱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存在较大的误食风险。

而除了这些实打实的伤害,其背后的行为逻辑也是让人细思极恐。

图片3
来源:微博截图

“看谁不爽就刀谁!”萝卜刀的这广告语一出,就瞬间让人头皮发麻。

要知道儿童时期,孩子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句广告语看似玩笑,但其攻击性信息所产生的恶劣导向是不可估量的。

这不,已经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和同学一起玩萝卜刀时,习惯性把“看谁不爽就刀谁”挂在嘴边,继而模仿起刺杀、捅杀等动作。

甚至有孩子在生气时真的将萝卜刀作为发泄工具,向自己的爸妈、朋友“动刀”。

虽然大多时候没有造成严重伤害,但这种看谁不爽就刀谁、心里不爽就刀人的心态真的会让孩子形成“手起刀落”的肌肉记忆。

而这种肌肉记忆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让孩子内心的暴力不断滋长。

试想如果放任下去,有天孩子手里的萝卜刀变成了真刀,会怎样?

图片4

来源:电商平台商品页面截图

这边,“看谁不爽就刀谁”的广告语还没消解。

那边,“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双孔齐下,闻出好味道!”的广告语又响起。

单听这词,第一感觉以为是某种提神醒脑的香薰,但又隐隐觉得香薰搭配“上课下课”这俩关键词有些不妥。

直到继续了解,才发现原来实物要比以为的离谱得多。

据了解,这款产品名为“鼻吸能量棒”,外形是两只棒状的塑料管,可以直接插进两边鼻孔,只需轻轻吸一口气,气体就会进入身体,在刺激鼻腔神经后,便能让人感到清凉,同时精神得到明显提升。

如此“神奇”的东西摆在校门口小卖铺的货架,自然少不了孩子们的青睐。

于是,这款鼻吸能量棒就成了继萝卜刀之后,校园玩具的又一爆款单品。

“越吸越想吸,超好用,根本停不下来。”

“越吸越上瘾,吸完学习都有精神劲儿了。”

......

孩子们的评价里满满都是对鼻吸棒的喜爱。

那么,这小小的鼻吸棒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能让孩子们如此着迷?

据相关专家证实,鼻吸能量棒确实可以通过刺激鼻腔神经获得特殊的愉悦感,但长期使用“鼻吸能量棒”会损伤鼻腔黏膜、嗅觉神经甚至脏器功能。

图片5

来源:微博视频号@老爸评测

老爸评测也曾对此展开过测评。

他分别对10款市面上的鼻吸棒进行检测,发现其中有9款含有“醛”类物质,而这其中又有5款检出了“醛”这个大类中的“戊醛”。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戊醛”是一种可能有致癌风险的物质。

换句话说,孩子使用这种鼻吸棒无异于是在吸烟。

其危害,可想而知。

而这种吸入式玩具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只是一方面,心理上的损害同样不可小觑。

年少不更事的孩子一旦习惯了鼻吸棒的使用,就会经常做吸入动作,无形中也就放松了他们对危险物品的警惕性。

目前,一些地方禁毒办也为此发布相关提示,称鼻吸上瘾这个动作的危害超出想象,它可能会降低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孩子们更易陷入涉毒陷阱。

图片6

来源:图怪兽

话说回来,萝卜刀、鼻吸能量棒虽然近日来被广为讨论,但它俩也不过是当下“毒玩具”的冰山一角。

仔细观察孩子学校周围的小卖铺,就会发现很多商品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图片7
来源:电商平台商品页面截图

包含腐蚀性溶液且爆炸后有刺激性气味的“臭屁蛋”;

图片8

来源:小红书@熠佑教育

边缘十分锋利,转动后极易划破皮肤的“指尖陀螺”;

图片9

来源:小红书@Ddddruyi

含有注射器和针头的“萌宠挤痘”......

它们大量充斥在学校周边,加上不良商家的美化和宣传,成为孩子爱不释手的“心头好物”。

这些“好物”带着满满恶意不断侵蚀着孩子的身心,给孩子健康成长造成巨大威胁。
 
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因为潜在的风险就斩断他们好奇的羽翼。

所以,我们能做的便是在孩子追求新鲜事物的过程中,多一份关心和警觉,比如:

购买玩具时,不要只注重外观精美程度,要将重心放在质量上,务必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不存在暴力倾向的且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玩具;

平日里多为孩子讲解安全知识,让他们对日常用品有个大概的辨别框架,知晓哪些是有风险的、哪些是绝对不能触碰的;

关注近期校园生活动向,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当然,仅靠家长一方之力,根本无法压制这些玩具之“毒”。

若要刮骨疗毒,还得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监管部门要追查溯源,加大对其处罚力度,让蠢蠢欲动的毒之工厂不敢“冒头”;

商家要守住底线,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就做昧良心的生意;

学校也要加大宣传,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禁止危险物品进校园......

只有每一方都牢牢守住其中一环,“毒玩具”才能从根本上被粉碎。

如此,市场爆款产品才能以良性态势前进;

如此,才能还孩子一片放心快乐的净土。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229
图片已注明出处,版权类图片获得正规授权,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图片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