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你记忆中的课间十分钟是什么样的? 

是和小伙伴一起操场上奔跑嬉戏、跳绳、踢毽、打篮球、丢沙包,还是和小伙伴一起去小卖部或是厕所?

青葱岁月回忆起来肯定是千滋百味,可是现在的孩子们过的却不是这样的校园生活。

近日,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却发布视频称:“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视频中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有七成的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来源:观察者网时政

这也引起许多家长共鸣,许多小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指出,孩子的课间10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只能待在座位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学、初中、高中的课间10分钟仿佛按下了静音键,操场空荡荡,教室静悄悄。
 
微信图片_20231102161624 

一位学生家长留言,花了2000万购买了某重点中学的学区房后,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过着这样的生活:

课间时,教室里也不能讲话、不能吃东西,更不能随意离开座位。孩子被逼无奈,只能在厕所里和其他同学交朋友、吃零食。
 
微信截图_20231102155602

来源:聊天截图
 

这位家长非常担忧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状态,但同时也对学校的做法感到无奈。

初三生家长更是吐槽孩子甚至连“厕所社交自由”都没有,上节课的老师压堂3分钟,下节课的老师早来3分钟,跑趟厕所根本来不及,面对孩子“为什么初中比大学还累”的灵魂拷问,只能无言叹息。
 
微信图片_20231102152135

来源:格十三留言截图

课间10分钟原本就是让孩子们放松、透气的时间,不仅能缓解上课带来的疲劳,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这样把孩子们“按”在教室里面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的重要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被剥夺了,孩子们就会感到更加疲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前几天,#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的话题登顶热搜,很多家长也疑惑“孩子为什么到了不能上学的地步?”

殊不知,校内校外、家里家外的孩子,始终被上紧了发条。

其次,“圈养”也会导致孩子们失去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更有家长称孩子上学2个月就认识了不到5个小朋友。



来源:视觉志


课间10分钟本该是快乐十分钟,但今天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却难以快乐起来。

一些老师的留言,诉出了学校的苦衷。

一方面,是时间紧,没有时间快乐。一方面是学校压力大,不敢让学生课间快乐。

“学生端午节回家溺水后找学校索赔,学校最终赔偿40万元;学生的乳牙因为摔跤掉了,家长让班主任赔偿10万元......”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当家长进来讨公道时,哪怕要求不合理,班主任也要处理,之后班主任和值班老师争取多年的评优资格也会功亏一篑。”

“每次开会,领导都会说,‘安全是1,其他的工作都是后缀的0,如果没有安全,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意义’。”

学校里不能出一点事情,家长找麻烦,学校怕麻烦。出点事,家长闹,舆论批,领导找,处理教师,处理班主任,处理校长,让教育工作者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哪里还敢让学生课间自由玩?

微信图片_20231102152142

来源:格十三留言截图

这种“圈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担心学生在课间发生意外,为了避免承担责任而采取的一种“一刀切”的极端措施;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学校也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课间圈养”背后是教育无奈,但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让课间10分钟热闹起来,快乐起来,安全起来,让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能安心起来,才是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压,解决“圈养”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排除安全隐患,为孩子课间活动创造安全空间,比如安排专门的老师在课间巡视校园,避免学生发生意外;或者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图怪兽_549e749c2850b1b73198f8e891937a4f_73960

来源:图怪兽

家长也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多互动,了解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周末放下手机,带孩子多出去接触大自然;

如果遇到孩子在学校有磕磕碰碰,也不必过于“玻璃心”,大肆“兴师问罪”,而是理性维权。

……

总之,“课间圈养”只有通过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把课间还给孩子,才能给孩子们“松绑”,让他们在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220

图片已注明出处,版权类图片获得正规授权,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图片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