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少女的古业新创之路
2015-05-06来源:BottleDream(微信) 作者:Linda
       今晚我要跟大家讲一个高风险、不精益、和无法快速迭代的产品和创业故事。


       我叫Linda,在成都出生、多伦多长大,现在是一个广州本土初创型社会企业的CEO。我的团队与粤北的一个村里的小农户合作种水稻已经迈入第四年了。我们希望为食品安全、乡村环境退化和乡村经济落后的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我们选择用大米作为连接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的载体,重新建构大米的供应模式,让城市家庭可以吃到让自己放心的大米,让农村家庭可以赚更多钱。

(图片来源:BottleDream)

       我也是BottleDream的忠实粉丝。我知道这里聚集了很多对社会创新感兴趣的年轻人,但我敢断定就算是这样一个拥抱创新的读者群体,选择从事农业创新的人也很少很少。所以我就厚着脸皮的为自己要到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关于我们的公益和创业的故事分享过很多了,我今天想从一个另类一点角度来分享我们这群新农民的故事。 

       关于承担高风险

       我们做的事情是把愿意实践生态种植的农民和愿意购买生态大米的城市人连接起来。很多人问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如何说服第一批合作农户与第一批客户的。其实我们说服农户跟我们一起进行生态转换的(把种植方式改变成对环境更友好更健康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大胆的把所有的风险都承担了。我们给合作农户提供了种子和有机肥,并且付定金、签协议承诺只要他们按标准种植,我们保证收购所有的谷子。

       因为我们承诺不卖超过一年的陈米,所以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把所有的谷子都加工好卖出去。

(图片来源:BottleDream)

       我们通常介绍说我们跟农户的关系像是农业OEM,我们请农户帮我们定制生产大米。所以很多朋友认为我们把米全部采购过来很正常啊。实际上在美国流行的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中,部分风险是由社区中的消费者承担的。由消费者先付费开展种植,如果他们所支持的农场绝收了,消费者和农场一起承担这个亏损。所以,这个风险是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但是,初创期的我们如果对中国的消费者说,先给我们钱,但是我们不能保证给你多少米,应该会被呵呵吧。所以,为了吸引消费者,我们并没有让消费者为我们分担风险。

       不过每次到丰收的季节其他人都说丰收好美啊好美啊,我们也只是长吐一口气,哎幸亏又没有病虫害啊,那种心情只有农民才会懂吧。米的利润很低,前几年每年从收谷子那天我们就开始和时间赛跑,感觉卖不出就完蛋了。今年又可能遇到新的米出来前不够卖的情况。所以啊,这种模式对我们真是苦逼。

       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正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全新的关系。“新”是难被信任的,正是因为我们愿意为了实现它揽下了所有的风险,这个模式的雏形才能快速建立起来。 

       关于不精益

       虽然我们只做一种产品——大米,除了上面提到的农户定制化生产,我们差不多是吭哧吭哧的做了一整个供应链。整条供应链包括选土地到种植的技术研发到种植管理,米的加工、储存、包装、营销、销售,配送,这里面只有加工(脱谷)和配送我们是外包的,还加上我们在消费者倡导方面的社区建设、食农教育等更加公益性质的工作。很多朋友一听我们的模式就说,你们这样风险很大,做事情也很难专注啊。你们能做好吗?

(图片来源:BottleDream)

       其实我们是没得选。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可能会把重心放在链条后端:产品设计和消费者倡导这部分,倡导大家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考虑到环境和生产者。但是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提供好的产品原材料,可是现成的找~不~到~ 所以供应链的前端也硬着头皮自己上了。其实很无奈也造成很大的研发成本,但同时也看到了创新的机会与迫切性。比如与小农户合作的模式中如何做到动员、支持与管理,这个在我们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后已经有无数的团队来找我们取经了。

       整个农业环境的不发达造成我们如果选择更好的产品质量就必须更加重资产。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优质的供应商我们一定会选择更多外包。 

       关于慢速迭代

       这更是让我内心逐渐强(beng)大(kui)的一点。我曾经是一个公益产品的设计师,一直鄙视那些不把能迭代的周期控制在3-6个月之内的创新产品。直到遇到大米这个神奇的东西,就算它已经不是我们第一年种,也有一年半的迭代研发周期。从评估上一年的结果,确定种植技术,农资准备到育秧最快要两个个月(比如3月开始),育秧到种出谷子要3.5个月(到8月),然后就是要命的一年的保存时间(到第二年的8月)。直到第二年的谷子种出来,前一年的米还是在被客户食用中,所以它质量的评估是到这个时候才完成的。

       谢天谢地谢人谢禾!我们的米的口味从一开始就获得好评! 但是我们度过的第一个夏天就遇到了一个质量难题。由于我们的谷子在存放的时候是不放杀虫剂的,为了避免米虫,我们的做法是以谷子保存(谷壳比较抗虫),还有将小批脱谷的米进行真空包装然后马上给到我们的客户(虫子需要空气)。但是就是这样撑到夏天的时候,在广东的气候中我们还是被米虫的反击了(有两种,我管他们叫小白和小黑)。在我们新米出来前的两个月里是最热最湿的时候,我们的不断的收到投诉说打开包装后马上长米虫。

       人艰不拆的我们除了道歉、赔米,还意识到如果要保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下一年的谷子存放方式一定要升级。于是,去年我们向台湾和日本的那些做生态大米的团队一样,乖乖的在村里投资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冷库(低温抑制米虫生长同时保持谷子的新鲜)。所以我们现在出售的这一批产品,已经是存储升级后的版本了。至于它的效果如何,要今年8月份才知道了。

 

       那些细思极恐的夜晚

       有些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到我们的模式都会觉得细思极恐。其实小资本做农业的难度在于,他们一般不愿意投资供应链,那产品质量就无法与大公司比。而如果投资供应链,规模经济效应会造成很大的风险。在大的公司面前,小的农业公司总是有点死循环。想到我们这么小却一直默默做供应链建设,感觉自己真够胆。有朋友会说,哎,情怀的东西根本不该从纯商业角度去评估嘛。 

       同意咩?

       可能吧。 

       我认为虽然我们有些情怀,但“规避风险”、“精益创业”和“快速迭代”等词汇很有价值,因为他们透露着工作对效益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完全按着商业规则走,达到社会使命也是需要进行同样严苛的效益的评估。这并不是一件带着“有情怀”的帽子就算达到意义的事情。

▲Linda其中一位小伙伴刘尚文(图片来源:BottleDream)

       所以,在我们选择去为农户承担更多风险、投资研发供应链的背后,是我们对未来食物产销的模式有非常清晰的想象。我们认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可以重建,我们希望尽快的建立一个可操作可持续的模式,并让大家参与。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严格的要求自己去追求这个社会效益,也希望各路的朋友们多多与我们分享意见与想法,希望关乎到每个人的农业也成为关注社会创新的大家讨论的热点,至少是之一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