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公益众筹的“90后”女孩
2015-03-03来源:《中国慈善家》 作者:肖泊
   1月25日,由众筹网发布的《2014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度中国公益众筹成功项目共299例,其中淘宝众筹占18.6%,众筹网占53.18%;年度筹款额度方面,淘宝众筹与公益众筹均在500万元上下,相差无几。

  众筹网公益频道创立一年,便可与网络巨头并驾齐驱。多数公益人或许还不知道,在众筹网公益频道后面,藏着一个长发及腰、瘦而不弱的90后姑娘。她是张舒,网信集团众筹网公益众筹合伙人。

  张舒是女“文青”,大学毕业后,曾在《周末画报》做过一年采编,之后赴比利时攻读硕士,主攻Culture Studies(文化研究)。回国后,她加入网信金融集团,那里业务板块多样,有她擅长的文化艺术业务,也有她感兴趣的互联网和金融。机缘巧合,她加盟了该集团旗下的众筹网。

  “让光明照亮井底”是张舒的网络公益众筹首秀。

  2013年12月,井底人王秀青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王秀青远离家乡漂泊首都,为生计所困,穴居井底十年,生存环境恶劣之至。内心柔软的张舒此前总是“有意无意地躲避人间悲惨”,但这次,她决定为老人做一次网络公益众筹。

  网络众筹顾名思义,即以网络链接创业者和大众投资者,项目发起者在网络众筹平台上发起项目,大众进行投资,待项目完成,投资人收取相应回报。

  是时,网络众筹概念在中国刚刚兴起,首家公益属性的众筹平台上线也不足半年,几无成功案例。

  “在中国,众筹一开始是跟科技沾边的,大多服务于极客创业者,所以开始没有人想用这个方式做公益,而且总觉得公益这个事情外行很难搞。”张舒告诉《中国慈善家》,她当时也不了解公益众筹能有什么玩法,但她想试试。

  张舒找到“AA租车”,这是一家科技公司打造的移动端招车软件,该公司为张舒提供了一些租车券,以此作为对投资人的回报。张舒将募款额度设定为7200元,这些钱够王秀青一年的房租。12月8日,项目上线,当天告罄,共筹资7800元。

  张舒亲手将钱交给了王秀青。这一项目的成功,在缓解王秀青冬寒的同时,亦给冷清的中国网络公益众筹添了几分热能。

  2014年2月,张舒创立众筹网公益频道,开始组建团队,专业经营。

  想玩转公益众筹,须具备两大关键要素,其一,了解公益,其二,了解网络。

  其时,张舒对公益的了解并不深入,初期的尝试中,她屡屡受挫。在后来的一次活动中,有人问她是否曾经历过失败,她回顾道,“那时候我觉得全都是失败的经历。”

  为了深入熟悉公益行业,过去一年中,张舒走访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公益机构,学习经验的同时,也传播一些新思路。她看到,多数公益组织虽然也在借助网络开展公益募款或相关活动,但他们与网络之间仍然距离尚远。为此,张舒设计了从项目发现、项目验证、渠道分析、项目宣传、筹资以及资源匹配等全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在张舒看来,公益众筹门槛很低,同时也很高。低者,人人皆可发起,人人皆可参与,个人与小型机构不必再等企业砸一笔启动资金,也不必再依靠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筹资;另一方面,做公益众筹,也需要满足诸多要求。

  “有很多人写了一点东西,觉得拿这个来就足够做募捐,根本不是这样的。”张舒从成功案例中做了总结:好项目要有创意,要有明确的产品且具备可持续性。作为项目发起者,要具有公信力,要透明,要熟悉网络传播特点。

  她讲了一个故事。2014年,众筹网公益频道上线一个新项目,西安人寇尧在云南云县茂兰中学支教,注意到彝族音乐在当地正逐渐消失,便决定教当地的彝族孩子唱彝谣,并录制唱片。这一项目天然的戏剧性不亚于“花匠教鲁班后人弄斧”。

  项目上线后,市场反应极好,2万元筹款目标迅速达成。“这一项目文案流畅,资金用途明确,可操作性强,创意新鲜。”张舒回顾。作为回报,投资者们得到了那张彝谣唱片《茂兰晴》,它以光盘和U盘两种介质储存。此后,寇尧还教孩子们做手工,制作了明信片、台历等衍生品,后续又拍摄纪录片,与索尼影业合作,将孩子们带上了大银幕。

  “像这样有创意、有产品、可持续、额度小等诸多特点都具备的项目很多。”张舒说。

  除了项目内容的创新,张舒又摸索出了很多模式上的创新玩法。歌手王艺洁以众筹方式出版新书,筹资11万元,连同预售版税,总计18万元,她希望将这笔钱投入公益。张舒给出方案,她选出10个优秀公益项目,由王艺洁作为领投人,为每个项目投资5000元,任何一个项目只要额外筹资5000元,王艺洁将再匹配1万元。张舒希望这种创新玩法能被复制。

  此外,张舒还合作打造了诸多明星项目。邓飞“孩子与自然”自媒体项目上线7天成功筹资30万元;中国金融博物馆《革命金融展》主题展览项目得到了200位投资人共32万元投资;“大爱清尘一缕阳光加氧站”项目中,明星陈坤助力推动,结果投资超募一倍。

  在张舒看来,公益众筹不仅降低了公益参与的门槛,同时,也向公益组织、公益人灌输了概念,即创新变得更为重要,产品属性要求更高,同时,也带来一个新鲜的“生态圈”。

  以往,募捐者与捐款者常常“一拍两散”—捐了钱,走人,从此两不相干,网络公益众筹则带来了“粉丝经济”,参与者呈现社群化特点。在张舒的众筹公益频道,项目发起者与投资人具有天然的粘性,项目页面随时向所有人开放进度,投资人可以对自己投资的项目提意见,页面上不过瘾,还可以去公益众筹群里讨论,那里面都是同类,大家会相互介绍新奇有趣的公益项目,也会相互支招帮忙。

  然而,公益众筹并非“万金油”,换个角度,其优势往往会变种。比如,项目固然更为可靠,但平台方维护成本过高;募款额多数在5万元以内,无力支撑大额项目,对中、大型公益组织吸引力不足;传播方面,须重点依靠项目发起人的亲友圈,传播压力加大,效果则大打折扣。

  当下,公益众筹的方向暂未明确,但张舒很自信,她还年轻,2015年,她将带领众筹网公益频道继续向更多的可能性探索下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