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性是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2015-04-20来源:《文史知识》 作者:彭林
         东西方文化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先生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与“法”二字,钱穆先生赞扬梁先生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先生在台湾会见美国耶鲁大学邓尔麟教授时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处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说清楚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彭林:道德理性 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礼乐文明的缘起

    中国人重礼治,可以追溯到殷、周之际。殷商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经济实力空前强盛。王室贵族酒池肉林,夜夜笙歌,尽享腐败糜烂的物质生活。他们崇拜鬼神,自信有天佑神助,无人可以奈何,故为所欲为,施暴万民。然而,牧野一战,殷人的帝国大厦,居然顷刻覆亡。政局变化之快,就连周人也感到震惊!是事出偶然,还是必然?周人应该如何避免重蹈殷人的覆辙,如何确立可以长治久安的立国之道?在此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周公总结殷人亡国的教训,认为主要原因是纣王“不敬其德”,致使民心尽丧。为此,周公提出“明德慎罚”的治国纲领,昌明德性,占据道德制高点,用人性化的政策赢得民心。

    周公从道德高度对贵族下达严禁酗酒、盘桓于田猎、欺侮鳏寡之人等禁令;同时提出敬德、保民、慎罚、孝友等德目。为了将上述理念落实到社会实处,避免流于口号与空谈,周公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新政以道德为立国之本,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影响深远。周代礼乐制度是周人道德觉醒与理性精神的展现,中华礼乐文明的底蕴由此奠定。

    二、礼治是古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周公制礼作乐昭示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正确方向,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春秋时期,尽管礼乐遭受严重破坏,但社会精英依然坚定地将礼视为不可须臾或离的大经大法,这些观点见诸《左传》者甚多,如晋大夫叔向说,礼犹如推行政教的车舆,怠慢于礼,必然导致内乱;鲁大夫孟僖子说,喻礼为立身的躯干,无礼则无法立足社会;郑大夫游吉(子大叔)以礼为“天经”、“地义”的同义词。等等,不胜枚举。

    其后,经过孔子的倡导以及七十子的阐发与弘扬,礼乐文化与儒家性善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还有民生日用融为一体,结构不断完善,所有的礼仪,均被纳入吉、凶、军、宾、嘉五礼的框架之中。同时,学理日趋缜密,并出现了作为礼学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与《礼记》三部经典(习称《三礼》),学术与治术兼包,影响深远。

    经过千年的熏陶,举国上下形成共识:天地之间有公理,有正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叛之;人有良知;等等。这些共识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礼又被赋予形而上的色彩,被认为是天地之道在人间的体现。《礼记·礼运》说:“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说,礼“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以象天明,以从四时”,“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所以是“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记·乐记》)历代有识之士无不高倡礼治。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荀子《劝学》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即要成为圣人,必须从诵经入手,最终落实在礼上。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将三代以上之治与三代以下之治进行比较,以前者为治世,后者为乱世,两者得失的关键,在于是否以礼为教。韩愈在《原道》中将遵用中国之礼还是夷礼,作为区别文明民族与野蛮民族的标志。二程深以为然,说“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程颐说:“学莫大于致知,养心莫大于礼义。”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开首便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顾炎武论政,多着眼于风俗人心与教化,又说,“礼义,治人之大法”。曾国藩说:“盖古之学者无所谓经世之术也,学礼焉而已。”又说:“唐杜佑纂《通典》,言礼者居其泰半,始得先王经世之遗意。”至此可知,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

彭林:道德理性 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礼的文化意义

    礼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怎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好好回顾与总结。首先,礼是人自别于禽兽的标志。人从动物界脱胎而来,这就决定了人身上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但是,人与动物毕竟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人应该怎样定义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由究竟何在?《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颖达疏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可见,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而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韩愈在《原道》中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而夷夏之别则在于一个“礼”字。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享受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故只配把它们当夷狄看待。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积极效仿,日久天长,已进于中国,则可与中原诸侯同等对待。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影响谁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韩愈之说,深入人心,故中国人始终以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自豪。

    第三,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人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需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在中国文化中,这就是礼。《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施行道德仁义,不通过礼则无由得成。

    第四,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第五,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结果自然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各地人们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四、礼乐文明的现代价值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这种愿望无疑很好,但是,如果对东西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为此,人要把灵魂交给上帝来管理,自己要天天祈祷、时时忏悔,严重违反教义者,要由法律处置。由于宗教的力量以及几乎无处不在的教堂与神父的作用,人的思想比较容易控制。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还能够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可见,东西方文化的理念与体系完全不同,由此形成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也迥然有别。若要全面融合,除非将中国变成基督教国家,而这是大多数国民所无法接受的。就这一点而言,东西方文化的彻底融合几乎没有可能。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固有的礼乐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即是否还有现代价值?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第一,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正如《管子》所述:“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物质享受,而没有道德理性的引领,社会将在迷失中走向毁灭。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恰恰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但是,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而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如果能将道德大讲堂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的气象将为之一新。

    第二,礼引导人们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如此,才有人际的谐和。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彼此不尊重,是引发冲突甚至发生悲剧的源头。有感于此,如今许多人在提倡“恭敬心”。恭敬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恭敬心的养成要靠礼。礼的基本精神是尊重对方。《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礼记·曲礼》说:“毋不敬。”礼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前提,并且对对方多少抱有敬意。我以恭敬之心善待对方,并且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表达出来,让对方感受到我希望对方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这就是《礼记》所说的“礼尚往来”。礼之用,和为贵,不推行礼的教育,社会就永远不会和谐。

    第三,为社会树立符合道德理性的规范。如今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后因不文明行为饱受指责,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失范不是个别的、偶发的,而是群体的、普遍的,由此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责任并不都在民众,因为社会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没有给予他们系统的、持久的规范教育。如今,是编写符合中华文化传统的礼仪读本、推行全民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形象的时候了。

    常有人说,如今的社会是快节奏,推行传统礼仪会阻碍经济发展,此说似是而非。中华礼仪始终在日本、韩国普遍而深层地存在,它影响经济发展了吗?没有。相反,他们还由此树立起了富而好礼的形象,此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当前还有人在“国际化”的名义下推行西方商务礼仪,试图以此全面取代中华传统礼仪。鄙见,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无论哪个民族,但凡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有本民族的礼仪,只有野蛮民族没有礼仪。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它甚至远播东亚其他国家,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西方文化中的礼,主要是上流社会的交际手段。中国文化中的礼,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尽管表面凋零,但根核犹在,它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发皇,所以我们不需要专门进口西洋礼仪。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