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教育没必要如此惨烈
2013-12-23

杨东平:教育没必要如此惨烈

2013年12月23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除了关注农村教育、农民工子弟教育,杨东平也关注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奥数培训、应试教育等乱象。

  他撰文回应“为什么和人大附中‘死磕’”,试图从根子上解释“超级中学”如何破坏了义务制教育对教育公平之维系。他也为另类家长自下而上放弃应试教育的跑道上的恶性竞争、自主推进“在家上学”的微观实践鼓掌叫好。

  作为一名教育公共政策的研究者,杨东平始终将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视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以及教育领域改革最不容忽视的命题。

  当下中国教育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中小学择校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凸显的均是教育公平原则的缺失,这些问题在杨东平看来,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变破解的。

  打破唯分数论

  第一财经日报: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弊端显现已久,但是由于公平性等优势,你称它为“最不坏的制度”。前些年的教育改革尝试着拓宽高校自主招生的途径,但后者在执行过程中价值出现游离,就全国层面上的统一选拔而言,是不是很难找到替代高考的方案?

  杨东平:我们从来没有说不高考,每个国家都有统一考试,包括美国的SAT,也是统一考试。高考肯定不能取消,但是必须改革。改革目前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考试制度的改革,二是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是关注的重点,因为考试科目20年来改了很多次了。但老百姓和舆论始终纠缠于考试科目上,比如3加x、科目所占比例等,都是具体的问题,其实考试改革整体方案的重心应在后面。

  日报:就录取制度而言,你也说过,最理想的状况是还要允许学生一档多投,这个理想模式近期可能实现吗?

  杨东平:我认为这恰恰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探讨的录取制度改革方向,目标是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次录取。以后的录取将综合考量学生的高中阶段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和一次性统一高考的成绩。对于优秀大学来说,选拔还包括大学的自主测试等。

  而双向选择将改变过去只能由高校选择学生,而学生没有选择权的情况,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以改善高校行为,促进高校竞争。学校则需要不断改革服务,提高品质,吸引学生。目前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清华、北大已经不能高枕无忧,高校竞争性的局面将通过学生的选择逐渐形成,意义重大。

  日报:综合评价很难制定统一的标准,执行起来是否难度很大?

  杨东平:现在比较明确的方案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会考)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中,这也较易操作,可以形成一个强硬的做法。学业水平采取全科开考,一门一清,每人可以考2次。

  而课外活动评价现在主要通过中考改革,以借鉴制度,使得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可以纳入考试评价体系中,探索比较好的做法。综合素质评价是写实的,也称作成长档案袋,不采取打分制,就是把学生三年来做过哪些事,参加过哪些竞赛、公益活动,有什么科技发明成就,发表过什么文章,写实地记录在档。

  目前我们仍然是唯分数论,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不大。唯分数论的录取制度一旦打破,高校选择性增加的时候,这个课外活动的价值才显现出来。

  日报:这就从根子上解决应试的问题了?

  杨东平:必须改变分分计较的唯分数论,它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荒唐的程度。分数当然有价值,600分跟500分有很大区别,但602分与603分有区别吗?现在高考的录取荒唐到了小数点后面的几位数,根本没有公平而言。今后,高中学业水平评价采取等级制打分,就是要改变分分计较的方式。

  日报: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评分中,这个做法现在是否有试点?

  杨东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很多省做了很多年,只不过没有与高考挂钩,只有江苏省与高考软挂钩。目前,这个考试是五花八门的,由区、县命题的都有,没有严格性和可比性,只是作为毕业合格评价而已。如果今后纳入高考,它必须有个定性,由教育部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举行国家级教育考试,由省里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

  “超级中学”批判

  日报:你数次提到教育改革的公平问题,高考表面上解决了一个公平问题,是维系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设计。实际上,地区性差异太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又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何以做到公平,政府又何以作为?

  杨东平:城乡普通教育的差异是基本国情,消除差别是个长远的目标,没有短期办法。我们现在主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政府当然可以有所为。比如,政府增设了西部农村招生计划,招收农村定向生,去年招了1万,今年招了3万,农村学生进入211学校的比例就会大幅度提高。

  从普及义务教育开始提高质量,这当然是漫长的过程,差距不是几十年可以改变的,但大规模的教育资源配置必然是政府行为。三中全会有个破题,有人提出一个新概念:义务教育是否应该由国家统筹?它一开始放在县,后来逐渐加强省级统筹,但偏僻地方的省级财政也难以为继。如果把民族边缘地区的义务教育纳入国家保障,地区的教育质量将有所改善。但这得算算账,得花多少钱。有人认为需要几千个亿,而目前国家已经有这个能力。

  日报:你批评超级中学的模式,认为它妨碍的正是教育的公平原则。

  杨东平:《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一视同仁,以保障公平为主,不允许开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正是一批变相重点学校的出现,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非常大。某些示范学校,究竟示范了什么、实验了什么,如果是不择手段以获取优秀生源为自己贴金,那么有什么存在意义?

  超级中学恶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它从小学生开始选拔,破坏了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这很可悲,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教育资源也越发丰富,高考录取率平均达到了75%,但是小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这是违背常识的。

  日报:各种课外辅导班盛行,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教育的商品化是否也是导致学生不堪重负的罪魁祸首?

  杨东平:我对辅导班没有很大的批评,因为它完全是寄生的,是择校带来的需求。如果学校很均衡,家长没有这个需求,它自然就消失了。北京小升初有一段时间要看钢琴考级,现在钢琴考级取消,相关辅导班马上降温。现在好学校选拔时看重英文和数学,相关培训学校自然活跃。

  “在家上学”

  日报:有一种说法,东亚文化是一种竞争型文化,无形中加重了家长和学生横向比较的压力,“学业压力”这一点在日本、韩国概莫能外。

  杨东平:我们以前都觉得“概莫能外”,是时候澄清了。12月8日,OECD组织全球同步发布PISA2012测试结果,测试对象是各国15岁的学生,上海在学业上毫无悬念地蝉联第一。此外,上海还获得了另一个世界第一:课业负担最重。上海学生每周作业时间平均为13.8小时,日本和韩国学生的课外作业时间每周只有3.8小时,是上海的四分之一,澳门和香港地区是6小时,是上海的二分之一。

  我们过去说东亚国家有科举教育传统,父母望子成龙,现在证明韩国、日本还是不一样的。韩国治理名门学校,而日本倡导教育平等化、正常化,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如果上海学生的课业负担降到PISA的平均值上下,学业成绩达到第三、第四、第五,从而使学生的健康状况、人格养成有更多的进步,岂不更有价值?

  日报:所以,教育的去功利化是可以从制度上完成的。

  杨东平:教育是可以改变的,教育不是无解的。中国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义务教育普及了,高等教育普及了,没有必要搞得如此惨烈。关键则是需要政府作为,比如山西晋中、成都、杭州的小升初择校竞争就被大幅度遏制了。如果国家将名校的招生名额一半以上下放到普通初中,小升初的竞争将会降温。

  日报:面对恶劣的教育竞争,一些中国的家长也开始尝试让孩子“在家上学”。你认为“在家上学”仅仅是个案例,还是可以推广的模式?

  杨东平:“在家上学”是一个新生长的教育形式,走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对工业化学校的改变。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教育能力的家长不再满意千篇一律的劣质教育方式。美国、中国台湾地区已经通过立法、修法,使之合法化。以美国为例,中小学阶段在家上学的学生比例是3%~4%,每年的增长率是20%。

  在美国,一个家庭因为有全职太太、三个小孩,自然构成一个教育环境。中国“在家上学”则走向“十几个小孩”的微型学校模式。它的教育质量肯定好很多,是真正的小班教学,也没有起早贪黑,美国“在家上学”的学生是常春藤大学的首选。

  这个模式唯一令人担心的是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在美国,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得到了很多NGO的支持,它们配套了社会性的资源系统,组织郊游、体育比赛等,创造了集体活动的条件,避免学生人格养成的不足。这都是技术问题,可以解决。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对于不久前PISA测试引发的讨论,杨东平认为,如果上海学生的课业负担降到PISA的平均值上下,而学业成绩居于第三、第四、第五,从而使学生的健康状况、人格养成有更多的进步,则将更有价值。

  作者:徐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