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滴水从头管到脚
2006-03-31
全球淡水资源危机可以说是一场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一个新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正在拟定之中,水利部将对用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3月22日,一位沈阳市民从节水公益广告前走过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有一个地名很奇特的乡村,名为“喊叫水”。由于缺水,当地农民要去几十里地外买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少苓前年到这里的时候,每立方米的水价是35元。而在去年末,她看到价格已涨到72元。

  “喊叫水乡的人走亲戚,最贵重的礼物就是提着一桶水。那里的小孩,几个月都不能洗脸。”她说。

  然而,类似喊叫水乡的水源枯竭问题并不是一个地方性问题,事实上,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包括中国的3.2亿人在内,目前世界上有11亿人口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而在可供水不断减少的同时,全球对水的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

  3月22日闭幕的墨西哥“世界水资源论坛”上,联合国就此再次发布警告。

  出席此次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尽快实施水资源综合管理,“把每一滴水从头管到脚”,成为与会的140个国家大约1.3万名水问题专家和官员的共识。

  中国的水现实

  水利部的网站上,用了8个字来概述中国的水现实: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洪涝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根据水利部的报告,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17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严重缺水。

  而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和工业用水的增加,“2170立方米”这块原本就不大的蛋糕正在被切成更小的块。

  更不利的是,我国南北水资源分配不均。南方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占有全部水资源的84%,北方只有14%。为了维持供水,华北和西北近百个城市被迫超负荷开采地下水。

  王浩举例说,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60立方米,这些年一直靠超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需求。只有等到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这种“捉襟见肘”的缺水局面才能缓解。

  一面是用水量越来越大,一面却是水源不断减少。

  “母亲河”黄河就在不断“瘦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的一项研究表明,最近10年,不仅是黄河上游自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10年,也是黄河上游自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径流最枯的10年。

  上游来水量的锐减,直接导致下游大面积、长时间的生态恶化。事实上,从1990年起,黄河下游连续9年出现断流。

  “全球变暖造成黄河源区地表径流的损耗远远大于冰雪融水的补给,”蓝永超说,“加上未来黄河源区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与沿黄城市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水源减少的同时,水质也在下降。水利部长江水利网和黄河网上登载的《水资源公报》表明,2003年黄河干流近70%的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达不到水质标准。这一年,长江流域抽查的11个湖泊中,仅有2个整体水质较好。而在2004年,整个长江流域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又比上年度增加了5.4%。

  欧洲也缺水

  3月22日是第14个“世界水日”,也是墨西哥“世界水资源论坛”的闭幕日。这一天,联合国正式发布了其三年一度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这份长达52页、主题为“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的报告再一次拉响了全球水危机警报:

  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迁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1/5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40%的人口缺乏基本卫生设施。

  水质差是导致生活贫困和卫生隐患的主要原因。仅在2002年,全球约有310万人死于腹泻和疟疾,其中90%是不满5岁的儿童。而如果卫生设施条件能有所改善,每年有170万人的生命可以得以挽救。

  就在水资源匮乏的同时,水浪费的现象却很严重,一些地方有30%-40%,甚至更多的水通过管道和沟渠白白流掉……

  实际上,“世界水资源论坛”的举办地——墨西哥城,便是一个为水所困的城市,这个城市2000万人口中的大多数仅靠每周1小时的供应水而维持生活。正是迫于严重缺水的现实,墨西哥总统福克斯(Vicente Fox)在论坛上呼吁,“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保证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水源供给充足。”

  即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欧洲,也有4100万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饮用水,还有8500万人享受不到基本的排水、污水处理和卫生设施。

  据新华社报道,水灾、干旱、飓风等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正日益威胁欧洲大陆,而众多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欧洲国家对此显然准备不足,缺乏统一协调。欧洲官员为此呼吁各国消除分歧,尽快制定公共政策,以保护环境,解决水危机。

  根据最近发布的《欧洲水资源报告》,自1998年至今,欧洲经受了百余次洪涝灾害,造成约700人死亡、50万居民流离失所及至少25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样的统计数字,该到我们忧虑的时候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致本报的一个申明中,其全球淡水项目负责人皮塔克(Jamie Pittock)说,“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耗竭,无法通过大型工程得到恢复。”

  水坝之争的作用

  此次墨西哥“世界水资源论坛”上,水坝依然是一个敏感而又绕不开的话题。3月18日,论坛主办方特别举行了一场“确保大坝是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分会,让与位代表各陈己见。

  “水坝是中国人的命根子,想生存,想要水,就必须蓄水,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作为此次分会主持人之一的王浩说,“需要反思的是,过去在建坝的时候对移民和生态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而这一点我们正在改正。”

  水坝可以蓄水、发电和防洪,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移民、航运、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世界水坝委员会(WCD)在2000年11月份推出的《水坝与发展》报告中说,1950年代后,随着世界上水坝建设的加速,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反坝呼声。

  这个报告提出26项水坝规划与建设指南,试图引导人们做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决策。

  但水坝的支持者指责其“论调消极”。

  在WCD随后公布的反馈中,国际排灌委员会的一位专家说,这些不切实际和理想化的方针会使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陷入“永不发展”的危险境地。国际水电协会也严厉批评这个报告“根本没有意识到本世纪继续建设水坝的迫切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他们在2050年将有70亿居民,需要淡水、粮食和能源”。

  一个事实是,欧洲已经开发利用了75%的水力资源,而在非洲,水力资源开发率据估计只有3%,60%的人还用不上电。

  “水坝的争议,包括一些最激烈的批评,促进了水坝建设往环境友好的方向迈进。”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师陈凯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3年“怒江水电开发规划”和“溪洛渡水电站建设项目”引发公众关注后,这个评估中心在审批项目时划定了更为严格的“红线指标”,所有项目必须考虑维系河流基本生命的最小生态流量、水库下层低温水的处理以及设计鱼类洄游通道。

  “水坝能促进经济发展,但也要看到它的缺点。”WWF中国分会淡水项目协调员唐万林对这些措施表示欢迎。他说,我国明确提出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有必要广泛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水电开发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公共管理体系危机

  经历了无休止的水荒后,宁夏率先扯出“节水”大旗。3月初,《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在京通过专家审查。“量水而行”,成为宁夏发展的新基调。“请拧紧水龙头”,再次出现在宁夏大大小小的水房里。

  “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过去我们老说和自然做斗争,现在知道要和大自然相互协调。”何少苓说。

  她建议把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也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硬指标,以防止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盲目推进城市发展模式,盲目发展高耗水和高污染的企业和重工业,以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

  宁夏的节水举措,恰恰契合了墨西哥“世界水资源论坛”的主题———“采取地方行动,应对全球挑战”。在这次论坛上,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如果各地采取行动的话,蕴藏的解决水问题的潜力是巨大的。

  一些好的经验被专家们反复举证。在丹麦,因为大力推行节水技术,例如改进抽水马桶、淋浴和洗衣机,10年来人均耗水量降低了24%。而英国,因为对管道和沟渠的渗透制定了管理目标,每天节约下来的水量相当于人均少用了29升。

  “治污比供水贵,供水比节水贵,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王浩说,水利部拟定的节水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以及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正在拟定之中,“水利部将对用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要把每一滴水从头管到脚。”

  王浩强调,虽然水危机日益严重,但中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水问题———在墨西哥“世界水资源论坛”上,中国被全球水伙伴(GWP)评为20个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最好的国家之一。

  “全球淡水资源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下了如此的结论。

(南方周末)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