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完善社保体系
2006-03-21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关于“发展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的主题演讲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长期致力于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伴随这一过程,中国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
 
  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政府明确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并相继实行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政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制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商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实现两个确保。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困难,及时提出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有效的保障四千万退休人员、28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以促进再就业为中心,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截至2005年底,国有企业实有下岗职工已减少到61万人,其中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都能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并为他们代交社会保险。两个确保目标的实现,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振荡,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促进体制转轨和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2、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的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比2000年底增加了3800多万人、200多万人,9900多万人,4千多万人和2300多万人。2005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接近七千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还要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3、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监管机制不断加强。积极的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五年来,中央财政养老保险的补助资金达到2200多亿元,作为中央政府的战略储备还积累了两千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进一步强化基金的监管工作,完善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法规,严防挤占挪用基金,研发探索基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有效地维护了基金的安全。

  4、社会化管理服务取得突破。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是减轻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建设,到2005年底,三分之二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的管理,同时,城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普遍建立,社会保障服务职能延伸到基层,加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

  5、积极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开展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试点的重点是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积极促进再就业,做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帐户,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为在全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中国政府已经决定,今年将落实个人帐户的试点再扩大到8个省市。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面临的挑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覆盖方位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还将面临长远的深层次的矛盾,必将迎接诸多严峻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负担重的特点。人口加速老龄化导致城镇养老负担系数将大幅增加,医疗费用将随之加重。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时期,就要解决比发达国家面临的更为困难的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应对之策,不仅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城镇化进程加快。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定和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大量地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农村老弱的基本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中国的就业格局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传统的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社保的覆盖范围,如何适应就业形势变化的格局,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冷静面对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广泛的认同和期待,都将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立足基本国情,按照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制度创新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制度和资金准备,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帐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模式转换,积极稳妥的做好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建立待遇水平与履行义务更紧密联系的机制,制订省级统筹的规范标准,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建立规范的省级统筹制度。同时,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探索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制订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覆盖面的大小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艰巨任务,我们将把让更多的人享有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的福祉。

  3、加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将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做到应收尽收,积极调整各届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做大做强社会保障基金,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社会保障的管理基础。良好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保证,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步伐,尽早实现社会保险的全国联网,提升管理手段。

  5、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基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法律保障能力弱、监察执法手段不足有关,《社会保险法》已经列入了我们的立法规划,我们将积极配合力争这部法律尽早出台,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严格监察执法加强社会保障的宣传,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交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下面谈几个具体的问题。

    建立和谐社会中,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我们社会保障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之一。也可以说,没有社会保障这样一个基础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从理论上分析应当起到什么作用。你刚才提到我们现在社会保障究竟能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第一,我们最近这几十年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社会保障体系是初步的作为一种框架建立起来了,而且在逐步的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从进步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些年社会保障的进步是很快的。

  第二,由于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很繁重的任务,而且社会保障的水平归根到底要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在我们国家现在,例如,各地的收入发展水平很大;城乡的差距还很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社会保障能够保障起全国构建和谐社会。使其都能发挥出它理论上说到的应当发挥得作用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从我们的工作上我们要进一步努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任何国家包括现在的发达国家都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发达国家搞社会保障100多年,现在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要解决的突出的问题,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另外一方面要看到这里一个要有一个过程的。   
  由于现在我们是社会统筹层次比较低,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妨碍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去年11月份,国务院批示的《完善企业社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关于提高统筹层次有了明确的要求,即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准备条件,这已经写在《决定》里,当然推进还要有个过程,我们现在在东北三省搞了试点,在试点过程当中都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其他的省市也搞了省级统筹的,这项工作继续进行。 

  养老保险的覆盖问题

  现在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在城镇是一亿七千多万人,这中间有四千多万人是享受养老待遇的,有一亿三千万是在职工交纳,那么城镇现在就业的职工有两亿六千四百多万人。正像你所说的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灵活就业上没有被覆盖进去,这是事实。从我刚才这个帐上可以看出来,现在在城镇就业人中,两亿六千多万人中只有一亿三千多万人参加并交纳养老保险,所以我们要逐步扩大这个覆盖面,把这些灵活就业人员在非公有制就业中也吸纳养老保险中来,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去年一年新增养老保险制度一千多案,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每年都要新增一千万人以上,进入养老保险。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这些人群覆盖进去。 

  至于为个人帐户积累资金的问题,我们在前一些年,虽然建立了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也就是是现收现付制和部分积累制相结合的这样的制度,但是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并没有给个人帐户真正的注入资金,只是一个记帐的办法,这对将来应付人口老龄化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国务院已经做了决定,通过东北三省的试点,现在逐步扩大全国其他省市区,真正把个人帐户做实,不可以搞现收现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央地方财政为了保证现收现付的资金需要,就要再注入资金。至于将来你说的能不能个人帐户除了8%个人缴费外用统筹帐户还可以做一种激励办法,这只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想今后可以把8%个人帐户真正的做实,就是一个很重的任务。

  我理解这个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说,养老金这种制度、这种征缴和发放的办法对每一个企业的感受不一样。因为有一些老的、在职的职工和退休职工比例比较高,退休人员很多,你要负担他的退休人员,企业是无力承受的,尤其是一些新办的企业他还没有多少退休人员,基本上交纳养老金的人员,好象没有感受到自己是不是享受到养老金待遇。正因为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才需要全社会来统筹管理。

  因为每一个企业总要经过年轻,成长时期这样一个过程,最后才成为一个老企业的过程,我们现在在建立这个制度时,一方面,用社会统筹部分来解决养老金公平负担问题,同时,也从职工本人的工资里征收一块来为他未来提供积累。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在即将来老龄化后,即现在对20、30年以后减轻未来那时的养老金负担,我想我们现在设定的是这样一种制度。作为对职工负担养老金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你要为职工交相当于他工资20%的养老金。只有企业可以做到这一条,将来企业有多少职工养老退休,社会、国家都是可以负担的。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我们国家的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国家讲农民工,就是身份还是农民,但是实际上已经离开了土地,出来做工了,这样一部分人在全国现在有2亿。这两亿人大约有一亿两千万是离开了农村进城来务工,叫做进城务工农民。还有八千万离土不离乡亲,就是离开了土地不搞农业了,但是就近在自己的乡镇企业里工作。所以加起来是两个亿。农民工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城市的建设做了很大贡献。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理应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国务院在经过两年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制订了一个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个《意见》涉及到我们社会保障方面的,首先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伤保险全部纳入进来,这也是我们调研过程当中,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

  第二解决他们的大病统筹,就是得了大病怎么治为内容的医疗保险。首先解决好这两条。至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怎么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城镇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将来农村实行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怎么样互相衔接的问题。因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有些在城市有了固定的职业,有了住房,已经逐步的成为城市的一员,融入了城市生活的,他可能愿意参加城镇的养老保险,有些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到城市里来务工,年纪大了将来在老家住了,不做进城务工,仍然回到老家,那里还有他的一亩地,还有他的房子,他就可以参加将来在乡村建立的农村养老保险。所以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摸索,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一下子不可能推开,但是我们首先把进城务工农民(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险搞起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坚信,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进一步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受益,通过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更加丰厚的物质、文明成果。

(根据发言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