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贫穷成为一些人的资源(转)
2006-03-21
这几年,国家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全面取消农业税等等,农民不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得到了巨大的安慰。但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与之格格不入的现象———一位贫困县的县长说,国家扶贫资金从中央到省里,从省里到市里,层层扣掉一点,到了县里,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不仅如此,我还要追问一句:扶贫资金到了县上,就一定全部用于扶贫了吗?更进一步说,扶贫资金到了乡镇,就一定全部用于扶贫了吗?甚至可以这样问:扶贫资金到了村上,就一定全部用于扶贫了吗?

  这不是推理,在国家审计署网站上,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各级地方政府和村组织挪用、挤占扶贫资金,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显然,扶贫资金被一些人当成了唐僧肉。换句话说,在一些人眼里,贫困反而成了一种“资源”。据说,有些贫困县虽然脱了贫,但仍然不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因为只要县前面的“贫困”两个字在,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扶贫资金。 而且,既然能“层层扣掉一点”,那么,不仅贫困县本身不愿意摘掉穷帽子,很可能,上一级也不愿意让“贫困县”的帽子被摘掉。

  生活在穷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本应该更了解穷人,更理解穷人,更同情穷人的处境。但令人遗憾的是,可能正因为与穷人长期相处,一些人却表现得更加麻木,更加陌生,更加无所谓。这不仅表现在“克扣”扶贫资金上,也表现在被克扣扶贫资金的“使用”上。有的用扶贫资金盖大楼,有的用扶贫资金买轿车,有的用扶贫资金填大吃大喝的窟窿,有的用扶贫资金堵乱发滥补的口子……

  对于穷人来说,扶贫资金更多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发展”,而是“救命”。所以,“克扣”扶贫资金,首先应该被看成是一个关于良心的问题,其次才应该被看成一个经济问题。

对于扶贫对象而言,国家扶贫资金几乎等于“白拿”。既然是白拿,那么自身就不敢“太贪”。给一点是一点,一点不给也没有办法。正是这种弱势心理,造就了一个没有闸门的道德缺口。掌握扶贫资金的人,就很可能会以“施主”的身份出现,以高傲的姿态对待扶贫对象;另一方面,扶贫资金没有定点到户,直接受益者并不知道扶贫资金的流转方式,也没有质疑和发言的机会,“层层扣掉一点”可以出自一个县长、一个乡长之口,但却不可能出自一个农民之口,监督终端的缺失,必然使扶贫资金的使用进一步失控。

  说到这一点,另一个问题可能就浮出水面: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贫穷是可怕的,如果持续时间足够长的话,就可能毁掉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信心。国家对农民免税,不间断地扶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永远不要让穷人失去信心。但是,有一点值得警惕:如果杜绝不了层层“克扣”扶贫资金的现象,那么穷人则可能对政府失去信心。

  这不仅是个穷人经济学的问题,也是个穷人心理学的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