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历史沿革及现实挑战
2006-03-06

蒙长江  

     慈善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它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行为,又指人对人的一种心态,包括同情心、怜悯心等。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指整个社会、民族的一种事业,即:当人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已经由个别人发展到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和共同心理时,慈善就具有了社会心理、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意义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慈善文化在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文明和进步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从现代化的高度注重传统慈善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扩大与世界慈善文化的交流,发挥慈善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结构的调整作用,。
   
    一、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慈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世代传扬,历久不衰。
   
    第一,以“仁”为核心的古代慈善文化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的慈善文化大约经历以下主要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早期慈善思想。早在战国末年,《礼记·礼运篇》中提出了要使世界“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思想。孟子也提出“守望相助,出入相支,疾病相持”的主张。可见,中国的慈善文化很早就出现于以家庭为基础的全社会的普通百姓的思想之中,有着深厚的民族基础,它要求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家庭,慈爱自己的亲人,还要慈爱社会中所有的人,让社会中所有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照料。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慈善文化与佛教的济贫思想逐渐结合起来。佛教寺院的出现,使中国有了最早的民间慈善救济事业。佛教慈善思想的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论,有极其浓厚的“福报”、“修福”的观念,对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到了唐朝,随佛教的迅猛发展,佛教寺院的财产已非常丰盈,寺院慈善事业随之迅速发展。寺院慈善事业主要是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宣传慈善等方面。直到宋代,民间的慈善事业大多由寺院僧侣和佛教信徒从事。
   
    宋元时期的政府与民间慈善。宋代,民间慈善和政府统治逐渐相结合,朝廷主办的慈善机构出现。朝廷的慈善从养老到慈幼,从医疗到送终。当时建立的规模不等的居养安济院、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等,成为朝廷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之一。
   
    与此同时,民间的慈善宣传及私人慈善活动也不乏见。如,范仲俺宣传的“义田”,朱熹从事的“社仓”等,与官方和寺院的慈善活动相结合在一起。
   
    现代慈善萌芽于明末清初,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的无锡、太仓等地区,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等民间慈善团体。其中,明万历18年(1590年)成立的同善会是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同善会的活动方法为:一是通过集会演讲获得捐献。由主会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演,劝人行善,做安分守己的良民,共建地方“好风俗”。讲演结束后,有时也对听讲的贫民给予少量的施舍。二是发展会员,通过会员集资善款。三是置办不动产———土地,通过地租收入维持运营。同善会的救济对象首先是生活无着的孝子、节妇,其次是未被养济院收容而不愿以乞讨为生的贫老病者。这些人先要经会员推荐,再由同善会调查核实,才有资格领取善款。
   
    同善会既不同于宋朝时期国家干预的慈善事业,也有异于此前出现的寺院的和个人的慈善活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全新的非宗教性的、非个人志愿性的慈善救济事业,是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萌芽。
   
    第二,以“救国”为目标的近现代慈善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到一个忧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在面临严峻的挑战的同时又出现重大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被赋予民族复兴的使命。在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面前,救民必先救国,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受到民族存亡的严峻考验,被赋予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慈善文化在宣传和动员全民族拯救国家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洪秀全宣传的天下太平,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思想理论,都自然地突破了中国古代慈善文化原来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赈灾救民、扶贫济困、尊老爱幼、苦乐共享狭隘范围,而是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富强和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世界发展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与西方慈善文化相融合。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特有的民主色彩的慈善文化开始猛烈冲击中国封建的传统慈善文化。西方慈善文化的传播者大量来到中国,他们宣传慈善和兴办慈善事业的动机和目的各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在中国立足,借兴办社会慈善事业来取悦中国人;有的是出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需要,以办慈善事业来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确实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把慈善当作一种国际性的救援事业来实施的,如,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他真心真意地帮助贫穷的中国人摆脱战争和奴役,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又如,著名的美国石油集团的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在北京创建了协和医院,就曾经为中国的公共医疗慈善事业作了重大贡献。
   
    如果我们撇开西方在中国兴办社会慈善事业的种种目的,仅从中国慈善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的慈善文化促进了近代中国慈善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古老的慈善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慈善没有国界,慈善是人类共同的美德;慈善不仅仅是传统的救穷,慈善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
   
    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呈现出新的尝试、探索和大发展。自1840年后,中国连年战乱,灾害频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由于政府不力,大量的慈善救济工作只得由民间慈善组织来承担,而民间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1.慈善机构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民间的慈善机构迅速发展,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幼协会、战时儿童保育协会、香山慈幼院、华洋义赈会等。1948年的《中国年鉴》披露:当时全国有4172个救济机构,其中私立者1969个,占47%强。此时的慈善机构已有章程,已与海内外有许多联系,已能举办大型的赈灾活动,已在民众中有较广泛的传播,其中一些组织还与政府有较密切的联系。近代中国著名的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光绪三十年(1904)的日俄战争时期,为了救济东三省难民,上海人沈孰联合各国绅商,在上海成立“万国红十字会”,1911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虽然该会于1934年先后被国民政府内政部、卫生署主管。但,该会对国内外灾变之救济赈济及伤病之治疗的宗旨始终未变,抗战时期还在国内外发动过若干次支持中国抗战的捐款行动。
   
    2.慈善宣传的增强:近现代中国,宣传慈善的方法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教育家、社会学家晏阳初等,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针对当时中国农村的四大病症"愚、穷、弱、私",提出"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的四大教育联环并进的农村综合改造方案,试图通过在落后的农村开办贫民教育,寻找中华民族的复兴途径。除此之外,一部分政府要员的家属、下野政界官僚、军界将领、清朝的遗老遗少如宋蔼玲、熊希龄等,也开始了慈善宣传,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其规模和水平甚至超过了外国在华慈善机构。
   
    3.结合中国实际的全新慈善模式的探索和成功:五四运动后,就在中国上下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的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诞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形成,才真正实现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中国共产党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在中国农村中开始了以根据地为依托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府的建设,不仅使根据地内的贫民百姓真正摆脱了饥饿、疾病、流离失所和死亡,实现了鳏寡孤独残疾皆有所养,而且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融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新中国的慈善文化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享有了当家作主的地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成为新中国慈善文化的时代内容。新中国的慈善文化在目的意义、组织方式、服务对象、宣传发展等方面与以前的慈善文化相比较,有三点质的区别:
   
    新中国的慈善文化宣传人民政府爱人民由于新中国实行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共同富裕,所以,新中国的慈善事业主要表现为政府包揽的全体社会成员最大限度的就业、全体社会成员享有政府给与的相同的基本福利、全国各地发生各种大小灾害均由政府救助等。
   
    新中国的慈善文化提倡新的社会风尚,新中国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进步的新的社会风尚,全社会提倡邻里融洽、父慈子孝、尊老爱幼。慈善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紧密联系。
   
    新中国的慈善文化强调劳动光荣,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新理念,其中特别成功的是,建国初期帮助旧中国遗留下的一大批吸毒、卖淫等人员重新做人,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杜绝社会发生贫穷、疾病、饥饿、流离失所等起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的慈善文化虽受到“阶级斗争为纲”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出现停滞不前。但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起,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又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特征及其地位
   
    综观中国数千年的慈善历史,无论从普通百姓的相互接济到有钱人家的施舍赈济,从地方政府的各种赈灾到皇帝的大赦犯人,从名人的慈善宣传到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从政府包揽人民疾苦到社会成员间的勤劳互助,无不体现着以中国的传统美德“仁”为核心的慈、爱、和、善,体现着人们渴望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苦乐共享的美好愿望。虽然其中不乏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功利色彩,但,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却经历数千年发展而不衰,并具有鲜明的独有的民族特征:
   
    首先,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中。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儒家思想以及此思想下的儒、道、佛三家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思想。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既包括儒家的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思想,又包括道家的“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太平经》)的思想,还包括佛家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尊崇人的道德修养的思想。这些思想既充满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又通过百姓、民间和政府的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表现出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起源于家庭,推及于社会,主张通过仁者爱人来实现少孝、中爱、老慈,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同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一样,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性格和特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乐善好施和重义轻利,社会历来褒扬善良之心和仁慈之举。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与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气质融为一体。如:“养老之礼”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礼仪;又如:唐代诗人李坤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陆游的“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贪官每惕然”,杜甫《瘦马行》中的“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鸟啄疮”的诗歌,之所以在中华民族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就是因为这些诗句无不充满爱民之心和怜物之心。再如:抗战时期,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宋氏三姐妹在陪都重庆探望抗战伤残将士、看望被日本飞机轰炸后无家可归的流浪百姓,被民众传为慈善事业的美谈。可见,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性格和特征之中。
   
    再次,具有在发展中高度融合外来慈善文化的能力。在中国慈善文化发展历史中,多次出现与外来慈善文化的冲突,历史证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既没有盲目排斥外来慈善文化,又没有失去自我,而是与外来慈善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了自己并逐步拉近了与世界文明的联系。中国传统慈善文化首先遇到的是佛教的传入,结果是中国慈善文化的儒、道、佛三家的相互融合;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刺激下,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出现新的发展;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本身具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质,具有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的优势。
   
    以上特征,成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中国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首先,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慈善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贫富问题、救助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和无法根本消除重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必将导致社会凝聚力降低、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的慈善文化,通过自古以来以“仁”为核心的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和组织有能力帮助他人的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捐献、施舍、救济等有效途径,来缓解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们共同进步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慈善公益团体,从事着社会教化、儿童保护、鳏寡孤独等社会群体的社会救助活动。所以,慈善文化通过特殊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号召的方法,体现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现社会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和帮助,这对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于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其次,起到对民众的教化作用。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从最早的对鳏寡孤独的关怀照料的单一宣传,经数千年的逐步发展,形成?慈善宣传、筹募善款、赈灾救助、扶贫济困、慈善援助、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慈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激励人们慈悲为怀,向善为人,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民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中国几千年来,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关心和厚爱,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传统慈善文化具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教化作用。
   
    再次,起到辅助政府的作用。慈善的实质是社会救助、社会关爱和社会服务。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需要救助的人群和有待救助的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慈善仅靠政府是无力完成的,慈善只能是全民族共同参与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社会帮助。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主张全社会的慈善行动,主张对不同的困难者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包括开展安老、抚孤、助残、助医、办学等多种慈善救助活动,解决了政府无法顾及的社会问题,客观上起到了下为普通百姓解愁,上为国家分忧的作用。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慈善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已在慈善机构建设、慈善组织服务、民众慈善意识、政府法律政策支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慈善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并正在形成遍布全国的组织和工作网络。1994年,我国第一个慈善团体中华慈善总会成立。1997年,中国首次规定对提供慈善捐助的企事业单位给予减税待遇;1999年,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将该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2001年,我国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重要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并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2004年,国务院重新颁发《基金会管理条列》,进一步确立了慈善基金会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明确了慈善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更加法制化。
   
    可是,中国的慈善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与国际慈善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若干滞后现象:
   
    1、传统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宣传的滞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之一,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无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何发展,老人、儿童、残疾人、妇女、贫困家庭、失业、吸毒、无家可归等社会现象仍然存在,而且,一些新的需要慈善救助的社会现象还会出现。要解决这些社会现象,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家庭、邻里、亲情、伦理、慈善意识、道德水准的教育;仍然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对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付出物质、精神和劳动的帮助;仍然需要更多的民间志愿力量参与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问题。社会的发展要求:当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其中不少人过上小康后,人们不仅应该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关心社会公共事务,而且应该用越来越多的经济余力关照社会慈善与公益事业。社会的需要是慈善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和智慧,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今天的社会心理、社会道德和社会行为有着积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慈善文化资源,宣传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慈善传统美德,提倡社会成员富裕后的乐善好施,鼓励人们通过人道关怀体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树立全社会相互帮助和关怀的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慈善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
   
    2、慈善文化功能发挥和慈善文化网络建设的滞后。慈善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维护政府和稳定社会的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文化宣传手段和建立慈善文化宣传网络体系,对于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功能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对世界残疾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国际性慈善活动的宣传以及助学、扶困、敬老、爱幼等国内重大慈善事业的宣传已初见成效,但是,距离建立慈善文化宣传的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多功能服务作用还相差较远。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广播、报纸、互联网、电话、通信等宣传手段,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宣传慈善文化;也应该通过慈善知识培训、慈善内容咨询、慈善捐赠纪录和慈善舆论导向等来加强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形成全国范围的涉及医疗、教育、科研、公用事业、赈济等包括行业系统、社会福利和基金运作的慈善组织体系和宣传体系。
   
    3、公平、高效的慈善援助体制的建立的滞后。慈善援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我国目前慈善事业的主导是政府而不是社会。政府包办慈善事业,不但不适应现代化慈善文化的发展,而且存在弊端:一是行政管理范围相对狭小,导致跨地区、跨行业的慈善救助实施困难;二是政府救济资金管理的群众监督不够,导致慈善资金下拨不及时甚至违规使用;三是由于政府包办,百姓参与少,缺少法律监督和保护,难以避免贪污腐化、循私舞弊等。如:西安的福利彩票案、成都的慈善义演案等,造成对慈善事业极大的负面影响,使政府慈善行为的诚实性、可靠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慈善文化的传播。与此相反,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拥有雄厚经济支撑和科学管理的民间组织、靠的是以无偿从事公益和慈善服务为骄傲的庞大的民间志愿者队伍,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民间慈善援助体系。当这些国家遇到各种灾害时,民间援助体系便立即快速行动起来,赈灾、宣传、救助等,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起到了巩固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美国慈善救助体系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作用就是最好的说明。
   
    应该看到,非政府的、非盈利的民间慈善机构越发展,民间慈善服务领域越扩大,社会自我管理水平就越高,社会的慈善意识就越强,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发挥了难以替代的补充作用和保障作用。如何建立公平、高效的慈善援助体制、如何开发民众中的慈善资源和潜能,是现代化的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结合的滞后。进入21世纪,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关爱全人类,慈善事业日益跨越国家和地区,成为更具有和平、互助、进步的世界性的重大行动,可以说,慈善已经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必将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富有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国际含义。中国传统慈善文化要发展,就必须与国外慈善文化交流,必须融合国际慈善文化中的慈善意识、慈善体制建设、慈善组织管理、慈善资金运作、慈善法律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必须获得来自国际慈善资金和慈善项目的支持,必须为海外关心中国慈善文化发展的机构和人士提供周到而细致的咨询服务。
   
    总之,我们必须从现代化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注重传统慈善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全民族的慈善意识,发挥慈善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结构的调整作用,注重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与世界接轨,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保持和发扬光大。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