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曾经听过“两位老太”的故事,讲的是一位中国老太和一位美国老太置买房子的事儿。中国老太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于是就有了盖处新房的念头。中国人有个老传统,不兴“拉饥荒”,叫做“无债一身轻”。这位中国老太也不例外。她一方面鼓励家人积极创收,另一方面,省吃俭用攒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钱攒够了,中国老太终于盖上了新房。然而,这时中国老太的生命也到了尽头,她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而那位美国老太呢,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她就想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借来钱,买上了新房,住进了称心如意的“天堂”,尽享人间天伦。至于她借的钱,她是用了后半生时间偿还清的。在她终年时,还完了所有的债务。这样,她早早地尝到了住新房的滋味,也用近半生的时间还上了购房债务。
美国老太借钱购房的“壮举”给我很大启发,因此,也就有了我的购房故事。那时,我和妻子、女儿住在“筒子楼”的两间面积仅有20平方米的房子里。怎么办?我几次和妻子算计着手里的有限钱财,算着算着就泄了气,等到攒够了钱再买房子,还不知到猴年马月呢。
有一天,我把“两个老太”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妻子茅塞顿开。我们经过商量,决定靠贷款和积蓄自己买房子。那时,贷款买房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我们不管,既然决心已定,就忙活吧。我们用近半月的时间,选中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四层住房。待办完了所有贷款和买房的手续,拿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屋钥匙时,我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经过一番装修,不到一个月,我们就乔迁新居了。同事们得知我们搬进新房的消息,纷纷前来祝贺。有同事诙谐地来了个“现场采访”,问我背着“饥荒”住新房的感觉如何,我回答说“宁肯让钱受累,不能叫人受罪”。同事说有理有理,你的话可以作为名言了。
因为当时的这个决策,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心理和实际需要,如今也成为我们积累的一笔财富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