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含韵的母亲徐红:德阳火车南站货物部职工
![]() | |
名字的由来:妈妈生下女儿,因为希望她长大后能有韵味和内涵,所以特意为她取名为含韵。
为了人如其名所付出的努力:在女儿3岁的时候妈妈就“狠心”地送她进舞蹈班和画画班,一年级学习钢琴,四年级学古筝,五年级学艺术体操,虽然没有专业学过唱歌,但这些已经为含韵做了很多的铺垫。为了监督女儿的成长,妈妈也会偷看女儿的日记。
![]() | |
梦想舞台:上学时,含韵就经常跑去附近的小巷子里唱歌,那是一个建材市场改造的家庭卡拉ok区,一个话筒,一台音箱,房顶上零零落落的彩带,简陋的环境却是她最快乐的乐园。每到周末,含韵就拉着同学往那里跑,这些女生在里面唱啊跳啊,她一定是最疯的一个。房子没有隔音,听不出什么好的效果,可是耳边的旋律一样深深吸引了她。
![]() | |
挑战自我:湖南台海选时成千上万的人,有些女生很大胆,当场就秀,走哪儿唱哪儿,还有不少高手长得漂亮,表演也不错,含韵有点胆怯,但是这种压力没有挫败她,反而刺激了要强不肯认输的她,她更加拼命,比别人更努力地背歌词,走路也背,吃饭也背,甚至睡觉也低估。
此外,她唱歌也很能用“心”:一次在抽选指定歌曲时,含韵不幸地抽到了完全无法和自己声音搭配的《热情的沙漠》,但是她很聪明,她完全没有以任何歌手为参考,还是“任性”地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诠释,温情多一点,可爱多一点,别有味道。
![]() | |
对抗流言:很多人把对离开者的遗憾全部都用讽刺加注到含韵身上,含韵看到网上的留言非常伤心。但是第二天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直播室的她笑容灿烂,丝毫没有留下忐忑的痕迹。
看到观众席上举起的“韵乖乖,你好棒”的牌子,她知道身后有好多支持自己的朋友。另外,含韵参加比赛,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给她动力和支持。在女儿遭受流言的时候,妈妈也一直站在女儿身边,引导她化解负担。
![]() | |
战胜孤独:独自一个人后,含韵更加能够理解家人尤其是母亲对自己的爱是多么无私和伟大,而这是她以前没有感悟到的。很多次,含韵很想家,想到都抗拒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因为听到熟悉的乡音,她都会控制不住泪流满面。但是她最终勇敢地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梦想,就要付出和坚持,便用更加努力的学习和艺术训练来缓解思乡的情绪。
![]() | |
含韵初到北京后的日记
2004年11月11号 雨
我来北京一周了,这个城市干燥而阴冷的天气让双手变得有些粗糙。我的情绪似乎也跟着温度一起低了下去。身边陌生的面孔,让我突然害怕起来。她们几乎都是北方的孩子,这让我的出现显得有些唐突和尴尬。妈妈走后,我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开始听课。我拿出新本子开始做笔记。白色的纸张,空白的思想,我不停的在写,认真地抄着黑板上的字,越来越多,当发现字迹开始模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泪水早就不听使换地涌了出来。我不敢抬头,边写边哭。
![]() | |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特别的委屈,好象被抛弃的孩子一样无助。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我跑到操场的角落打电话给妈妈,才听到她的声音我就放声地哭了出来,我问她可不可以回德阳,可不可以不要留我一个人在这里,接着我听见妈妈在那边也哭了。我觉得这是最难过的一个下午,不是因为孤独和害怕,而是突然意识到有些东西失去了,好像永远也找不回来。
![]() | |
刻苦学艺:太幸运的人总是会遭到妒忌或是不理解,很多人都质疑:就她?凭什么!的确,她是幸运的,但机会从来不会降落给没有准备的人,有人批评她唱功不行,却很少有人看到那个每天坚持跑步一个小时、练唱到嗓子失声,大家才听到了那首“酸酸甜甜就是我”的轻松模样。有人批评她港台腔,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四川土生土长的她,一直都在说四川话,来北京之后她开始带着字典每天强迫自己记住“是”和“四”、“狮”和“撕”……是不一样的。那只酸酸乳的广告,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实际上却是在北京零下一度的天气下拍摄的,穿着单薄的她冻红了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