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冰平求职心声:我想找份工作,孝敬我妈养活自己
昨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4栋108舍,记者见到了高冰平。由于求职期间长期拄着双拐,他的肩已明显有些畸形。姐姐把读书机会让给了他高冰平介绍,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两个姐姐小学还没读完就回家务农,把读书机会让给了双腿残疾的他。中考时,高冰平的分数曾超过天门市重点中学分数线30多分,由于身体残疾未被录取,转至当地一所普高就读。高冰平说:“父母虽是农民,但我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对于像我这样有严重残疾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为了供他读大学,父母借遍了亲戚和街坊。1999年夏,高冰平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教院会计专业,成为村里的第一个残疾大学生。读研被拒求职受挫高冰平称,依靠每年的奖学金及父母寄来的微薄生活费,他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2003年,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长春某学院硕士研究生,但因双腿残疾被拒。想到为供自己读大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高冰平开始在同学的帮助下拄着双拐,辗转长春、北京等地求职,甚至找到中国残联和长春地方政府,但工作的事一直没有下文。2004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读研期间,全班14位男生,每天轮流背我上课,为我打饭打水。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可我不能靠别人一辈子,同学们的工作都已有了着落,全班就我一人未找到工作。”高冰平十分无奈。投出50份简历无一回应室友杨德伟介绍,从去年10月底,全班同学只要参加招聘会,都会带着高冰平的简历。“可用人单位一听是残疾生,都摆手拒绝。”在一次大型招聘会上,高冰平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成绩,被孝感一家民营企业看中,用人单位被他身残求学的坚强精神所打动,但考虑到工作后的现实因素,人力资源经理最终婉拒了他。职场屡屡受挫,行动不便的高冰平只好在寝室上网求职,可投了50份简历,至今无一用人单位回应。找份工作孝敬母亲高冰平告诉记者,去年5月,父亲患癌症不幸病逝。“两个姐姐现已出嫁,家里只剩母亲一人。”高冰平说,在外求学7年,从未尽过孝道,若找到工作,就想把母亲接过来,母子有个照应;若求职无门,只好回天门老家。同学杨德伟说,现在全班只剩下高冰平没找到工作,“他表面看上去乐观,但每天晚上都为工作的事失眠。”同学戴雄亮称,高冰平的工作,如今已成了同学和老师最大的心病,大家都希望能帮他一把。高冰平坦言,签到证监会、银监会的同班同学,年薪逾十万,但自己只想找份每月八九百元的工作,让他和母亲有个基本生活保障。“虽然屡次被拒绝,但我不怨用人单位,毕竟人家也有难处。”高冰平说,但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了7年财会的他,相信总能为用人单位带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