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哪里去养老(七)
2005-12-23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儿的老年公寓呢?

  我觉得首先是价格不能太高,因为老年人只能靠退休金养自己,财力有限,不可能住高档住宅。

  二是房屋格局应该不能太封闭,既有独自生活的场所,也便于得到社区照顾。老年人
 
 
大多害怕寂寞,而且高龄老人一般已经没有什么“隐私”,对“私密”的要求不是太高,而对聊天的要求较多,除了能得到照顾外,还能随时与老伙伴们交流。

  三是既要有独立的厨房,又要有集体食堂。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愿意自己做点可口的饭菜则自便,若身体不适时也能到食堂就餐,儿女们来看望时,也可以不必太受累而到食堂进餐。

  四是公寓要有基本的家庭生活设施和独立的卫生间。

  五是医疗设施要健全,在老年人突发急病时能及时得到治疗。符合这些条件,基本上就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了。

  我总是私下暗忖:似我这般"矫情"的老东西,多半不招人待见:又不想多化钱,又要享受细致的照料,提了这么多"无理要求",如今都是市场化经济了,谁愿意干这赔本赚吆喝的事儿呀?

  其实,嫌我矫情的人,只要不他年轻时不出意外,多半有一天也会活到变成我这样"多事儿"的老东西——那时候你就知道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都十分娇气了,因为我们的身体变脆弱了,更需要社会的特殊保护。而建设符合我们这个时代老年人要求的老年公寓,让大多数老人能安享晚年,则需要国家给政策了。让从事老年住宅开发的人有利可图。当然,微利即可。

  我公然地来"矫情"一下,也给想从事这种住宅开发的人,了解老年住宅市场一些借鉴作用,让他们在开发建设时不那盲目。权当我这是给他们作了点儿市场调查吧!

  近10年来,中国的每个家庭几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就是住房的改善了。这些年,没有搬过家的人似乎很少,人们忙着搬家、装修,不少人甚至成了装修的行家。成年子女基本上不再与父母挤在一起了,分开居住已相当普遍。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高龄老人增多,使老年群体人数急骤扩大,很多老年人开始产生了到环境相对较好,又不太偏离城市的城郊居住的愿望,对老年公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叫齐芳的老同志的"退休计划",我觉得挺有代表性,不妨抄录在此。她说:我与老伴思虑再三,选定在家与在老年公寓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努力唱好夕阳三步曲。

  第一步:老“少”年美声曲(她的意思是老年早期)。我们身体强健,精力充沛,在家养老平日与子女分居,节假日子女回家,我们享受天伦之乐,心里踏实不孤单,心情舒畅,日子安然,感觉真美!

  平日里,老伴在外打工,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有个精神寄托,对社会做点贡献,三是增加点小小积蓄,手中有点钱,身体保平安。四是广交朋友,豁达健身心。我打门球,上老年大学唱歌、学文学,满负荷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很有滋味。

  第二步,老中年夕阳曲(这是指老年中期):当我进入古稀之年70有余的时候,仍打算老俩相依为命,以自理为主,上街遛弯,遇上朋友,海侃神聊,古今中外,尽想好事、美事、开心事、有趣事,陶冶情操,颐养天年。当遇上较重的家务,力不从心,再请钟点工或让孩子们干。

  第三步,人生完美曲(这是指老年晚期):80岁以上,着重身体全面保健,根据自己经济条件、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夫妻双双到老年公寓,那里病有所医,生活有人照料,乐有场所,吃现成饭,穿现成衣,享尽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大家的美好生活。

  70多岁的徐老汉已经是第六次到老年公寓"打探情况"了。因为儿子的反对,他每次来都像地下工作者一样。

  徐老汉的老伴去世后,一直与儿子住在一起,平时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中孤零零地就他自己,除了看电视,干点儿家务,就没别的事干,感到非常寂寞。即使晚上孩子们回来,对他的那点烦恼也丝毫没兴趣听。看着老年公寓里老人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他心里真不是滋味。他想,能有共同语言,说说话儿,理解自己的,还是同龄的这些老人,融到这个群体中,他的心情一定不一样。他琢磨着,自己的退休金,完全可以支付老年公寓的费用,也不会给儿子添负担。然而,当他与儿子商量时,儿子却生气地说:“你这不是让我丢人吗?”在儿子眼里,让老人在家里不缺吃不缺穿就是孝敬,而把老人送进老年公寓就是不孝。

  虽然儿子不同意,但徐老汉不死心,准备与儿子进行"持久战"了。

  82岁高龄的张老太就非常想用自己手头现有的28万旧房拆迁补助金,和老伴一起买到并入住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因为她认为,住在老年公寓有一种"家"的感觉:“一方面,自己家的感觉总比敬老院要强,另外,自己能与其他健康老人同住一区,孤独寂寞感会消除,也比住在一般小区内更有归属感。”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写老年公寓的:在老年公寓住了多日的刘老太,是顶着老战友、老同事的风言风语和子女的不满,坚决住进来的。在她的眼里,老年公寓不是孤寡老人无奈的归宿,也不是收养被子女遗弃老人的救济场所,而是老年人真正的生活乐园。在这所老年公寓,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是自愿来的,而且他们都是来自于子女孝顺的家庭。

  刘老太有两个子女,一个在部队,一两年才能回来一次,一个当教师,虽说非常关心她,可工作太忙,常常两三个星期来看她一次,每次来也是匆匆来匆匆去,刘老太也不好多留儿子,怕他耽误他的时间。这样,平时家中总是只有她一个人,守着三室一厅的住房。老人在部队呆了20多年,退休后最怕的就是寂寞。经多方打听,她终于找到了这家老年公寓。准备办手续的时候,昔日的老战友还不住劝阻:“去那干啥,别给孩子们脸上抹黑了!”

  可是,老人还是顶着各种压力住进了老年公寓,本想先试一下,谁知一住就离不开了,在这里生活有规律了,还有人说话儿,以及适合老人的各种娱乐活动,日子过得既安逸、休闲,又充实、快乐。

  在另一所公寓里,还有一对共住一室的老年母女。母亲83岁,女儿63岁。女儿两个儿女,一个工作忙得顾不上回家,一个在美国读研究生,想把母亲接过来,互相做个伴,可母亲说啥也不同意,于是她便想出和母亲一起住老年公寓的办法。在这里,83岁的老母亲还参加了老年人合唱团,娘俩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