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人工智能训练师
2022-06-01中国网
        陈霞今年30岁,是两个孩子的宝妈,还是贵州铜仁市万山区“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的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在陈霞读2年级和6年级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外出打工,经常好几年才回家一次。时隔多年,陈霞至今仍记得儿时作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在爷爷奶奶家吃完年夜饭,几个堂兄妹坐在屋外看着绚烂的烟花,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远在广东打工的爸爸妈妈。”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度留守

        贵州是中国人口流出大省,据统计,2016年,贵州有近600万人出省打工。这一年,贵州常住人口3555万人,出省打工人数占比近2成。

        与父辈一样,陈霞也有过4、5年的打工经历。大约在12年前,她随着父母去了珠海,成了电子厂流水线上的一员。到2015年回老家前,她做过至少5种类型的工作,先后进过3个厂子,最高月工资4800元。

        2015年,陈霞回到老家完婚,同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从那以后,她便留在家乡。由于儿时刻骨铭心的孤独感,长大后,陈霞笃定要留在孩子身边,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度留守。

        陈霞的老家在印江县杉树镇冉家村,老家的房子是木质结构,自己的小家、父母、叔叔,3个家庭住在一起。长凳支个木板、放点稻草再铺上棉絮,就是一个小孩的床。

        易地扶贫搬迁 群众家门口就业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后,2016年8月,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对贵州全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陈霞家包含其中。 

        2018年,陈霞一家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宅,搬进了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这是万山区最具代表性的安置点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承接了来自思南、印江、石阡三个跨区域县的4232多户18379名搬迁群众。

        为了让像陈霞一样的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政企联动”、 “扶贫微工厂”建设等,让搬迁群众能够就近就业。陈霞工作的“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就应此而生。该计划是蚂蚁集团“数字木兰”系列计划支持的一个代表项目。

        2019年8月,由蚂蚁集团、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基会发起的“AI豆计划”人工智能孵化项目落地万山。这一计划致力于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扶贫”的公益新模式。从培训认证、社会企业孵化、订单扶持等3个方面,帮助欠发达地区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群体,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家”的意义有了“事业”和“发展”的内涵

        作为旺家花园扶贫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吸纳了近百名搬迁群众就业,陈霞是第一批。她的工作,是借助专门的工具,对数据进行标注。在人工智能的三要素中,数据作为基础,甚至比算力和算法还要重要,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灵魂。陈霞标注的数据应用于辅助无人驾驶,刚上手时,她非常忐忑。那时候的她一度怀疑,无人驾驶的车真的能坐吗?

        经过上岗培训,陈霞很快学会了熟练使用标注工具。上手后,平均每天,陈霞要在电脑上标注60万个点,最多的一天她曾标注超过108万个点。第一个月发工资,陈霞收到了7000元,是她进入社会以来工资最高的一次。



“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空间,陈霞和同事们在这里工作。

        收入只是一部分,这份工作对陈霞的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她能兼顾家庭。每天早晨六点半,陈霞将两个儿子穿戴整齐送上校车,自己只需要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公司。下班后,陈霞会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夜市上逛一逛,或者去游乐场玩一会。

        老公在外地上班每个月工资6000多,但要按年结算。所以,家里每个月2000多的房贷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开销基本都是陈霞负责。刚搬迁出来时,陈霞依然是和父母叔叔家住在一起。2021年底,陈霞和老公在铜仁买了套房子,总共 102方,首付付了10万。这是第一个真正属于她和老公自己的家。

        近年来,和陈霞一样,回到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家门口能就业,收入不比外面少,家乡的意义除了原来的“家”,还第一次有了“事业”和“发展”的内涵。



陈霞在铜仁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有空时也会到正在建设的新房处走走看看。

        春节前,陈霞一家到影楼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是陈霞第一次穿上婚纱。这张迟到8年的婚纱照,弥补了结婚时遗留的遗憾。下一步,陈霞希望老公也能在家门口找份工作,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文/摄 吴健鹏 金轲)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品

QQ截图20220601235702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