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是一堂深刻的扶贫教育课
2016-05-27来源:法制日报

悬崖村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一场彻底的改变。其面临的严峻扶贫形势,也启示我们:必须带着感情,下更大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走精准扶贫道路

□ 毛建国

近日,媒体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一事,特别是孩子们攀爬藤梯的细节,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林书成称: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接下来马上组织论证彻底解决方案(5月25日《新京报》)。

悬崖村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国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早就知道四川凉山州地形复杂,贫困人口较多,但还是没有想到,当地地形这么复杂,贫困人口这么多。想想悬崖村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内心生出的不是满足感,而是责任感,让这些孩子上学的路不再那么艰难,是善良人们的共同心愿。

悬崖村的出现,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扶贫。长期以来,舆论场形成了这样一种固定看法:一个地方的贫困,一定是领导的问题,换一个领导往往就没有问题;而一个地方迟迟不能脱贫,特别是大量扶贫资金发下去了没有取得想象的效果,这个地方的领导一定有问题甚至还有腐败问题。毋庸置疑,这样的认识在一些地方得到了检验,也进一步启示我们必须重视扶贫的领导问题。但在事实上,扶贫的复杂与艰难远远超乎想象,远远不是换人这么简单。

面对悬崖村的孩子,不能说当地政府没有责任。从新闻中看到,当地政府看到报道后,决定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既体现了媒介素养,也体现了对百姓的感情,这样的反应是人们乐于见到的。但一个疑问是,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一直以来,当地政府难道就不知道悬崖村孩子上学的艰难吗?无论是不重视还是根本没有予以关注,都是问题所在,都需要当地政府反省自身的责任。

然而,问题是问题,事实是事实,悬崖村贫困的由来,有着历史因素、客观因素。从报道中看到,这样的地方,连基本的交通都不通畅。“要想富,先修路”,而以当地薄弱的财政,想要做点大事,又是多么不容易。即便有一些扶贫资金,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又是多么不解渴。这里,我们不是故意放大问题,正如熟悉的一句话,“困难如同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是想要提醒公众,扶贫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办法。

公众在讲扶贫时,常常简单地抛出几个思路。拿悬崖村来说,在一些人看来,既然不适合生存,那就干脆移民。从新闻中看到,当地地质结构复杂,修路的话需要五六千万元。而村里只不过72户人家,如果筹到资金,相对于修路,实施搬迁可能更具有可行性。可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对于农民来说,世世代代生活下来,已经融入血液里的家乡情结、故土情结,哪是说断就能断的。这样的情结,也应该得到尊重。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同样决定了扶贫的复杂与艰难。

悬崖村是一堂深刻的国情教育课,更是一堂深刻的扶贫教育课。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在并不遥远的西南,竟然还有悬崖村的存在,竟然还有孩子需要每天攀爬藤梯上学。对于扶贫,我们缺少的不是重视,而是持久的重视;缺少的不是漂亮的口号,而是生动的现实。“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悬崖村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一场彻底的改变。其面临的严峻扶贫形势也启示我们:必须带着感情,下更大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走精准扶贫道路。(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