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社会服务的港台经验
2014-12-18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张博
       家里有人被确诊为认知障碍症(英文缩写AD,俗称“老年痴呆症”)之后该怎么办?谁能提供专业服务?


       在台湾,患者家属有多种养护方式可以选择,每种方式都提供了一案到底式的服务。

       在香港,则会有一个包括专业养护社工、营养师、健身师、建筑师、辅疗小组等数十人组成的团队提供服务,这种模式被称为跨专业全人照顾。

       这些服务来自于拥有专业社工的社会组织等机构。11月初,在爱德基金会主办的首届爱德老年服务国际研讨会暨认知障碍症国际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从业者、专家为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认知障碍症可防可控

       认知障碍症(英文缩写AD),俗称“老糊涂”“老年痴呆症”“脑退化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发的大脑功能衰退的老年病,是一种渐进性退化疾病,根据成因大致有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症等分类。相对来讲,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

       “该病症是可防可控的,如果养护得当,完全可以推迟患者进入重度时期的时间,由此,患者的养护则更需要专业性和科学指导。”在会上,香港理工大学耆年护理中心教授、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梁锦玉博士强调。

       香港中文大学的黄沛霖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数据也表明,有过脑中风病史比没有脑中风病史的老人,罹患AD病症的几率高出72.1%。如果老年人在65岁之后多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低盐,并配合太极拳、健身健脑操为修身辅助,保持身心愉悦,这样就有可能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从而降低AD症的发病率。

       而这些研究成果被香港、台湾的社工机构认可,并被落实到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香港:以患者为中心

       由于香港较早地接触国际养护社工的先进理念,在AD病症的专业养护上走在了大陆前面,同时他们也合乎实际地提出“跨专业全人照顾”和“人性化”的养护理念。

       “对于步入中度后期和重度的AD症患者来说,团队的养护理念更加突显。这个时候则更应该以患者为中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设置适合老人生活的环境和满足老人的个人要求。”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助理总干事岑家雄表示。

       据了解,每一位患者的个人空间,包括房屋的朝向、房间的大小、陈设材质和颜色等都要按照患者的习惯设置,这就需要团队中的建筑师加以设计;患者的饮食习惯则需要营养师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患者日常的起居时间、活动内容则需要专业养护社工来制定;而患者在养护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则需要辅疗小组来协调完成。

       “跨专业全人照顾和人性化理念是相互融合的,并没有阶段性的明显区分。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养护,我认为,在两个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团队专业化建设。”岑家雄表示。

       台湾:多样化的服务模式

       台湾人口的老化速度远远高于养护专业团队的建设速度,但同时又要保证老年服务的质量,由此台湾的社会组织除了提出和香港相似的理念外,同时又诞生了家庭照顾者服务网络计划。“基于台湾地区的老年人口高速增长现状,我们必须寻找适合台湾的模式。”台湾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秘书长简玺如表示。

       据台湾失智症协会社团法人李会珍介绍,从AD症患者确诊开始,患者家属就有多种养护方式可供选择,每种方式都提供了一案到底式的服务。

       针对刚确诊的AD症患者家属茫然的状态,“我们自2003年起就开通了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主要包括预约专业社工亲自面谈、关怀专线咨询、线上求助等服务模式。”李会珍表示,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又掌握了每一例AD症患者的信息。而每项服务模式,都需要完整的养护团队做支撑,这样的信息才够完整。

       对于选择家庭养护的AD症患者来说,除了电话关怀专线服务,台湾失智症协会同时推出了患者家属必修班的套装课程,用以帮助患者家属认识疾病、熟悉养护技巧和参与活动安排。“在不同的宣导环节中,同时也需要不同专业的社工来担任讲师。”

       而对于选择机构养护的患者家属来说,机构环境是否如“家”和安养是否专业,就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的做法是让AD症患者感觉不到自己患病,只是感觉自己是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做客。”台湾双连安养中心主任赖明秒表示,但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安养费用也是很高的。

       据记者了解,除了和香港的“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相近之外,台湾的社会组织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动向,因此在养护团队中增加了心理干预师。

       台湾的社会组织认为,尽管患者的认知能力已进入混沌状态,但并不是完全消失,仍保留一部分心理活动和心理暗示。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可能导致患者内分泌紊乱,从而加重病情。此时心理干预师就必须提前预判、及早干预,配合社工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了解诸如职业、爱好、刺激等方面情况,以保证老人的安全。

       除此之外,台湾家庭照顾者总会于2012年建立了照顾者互动式的网络平台,用于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包括同理支持、发声、学习交流、掌握台湾各地资源及活动讯息等服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