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摄影师免费办培训
2014-09-17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王月焜


 

  天津北方网讯:拍照,一定要用肉眼看到景物才可以实现吗?不,只要你有心,闭上眼睛也可以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80后天津小伙孙志远一直这样坚信。他从2009年拿起相机,成为了国内首批非视觉摄影者,创作了众多的非视觉摄影作品。最近,他回到了天津,举办了免费摄影培训班,力图让天津更多的视障人拿起相机,记录自己的世界。
 

  盲人学员与摄影亲密接触

  9月16日上午9:00,在天津市残联活动中心,来自益新残障人公益机构的孙志远和搭档韩瑶正在向几位没带拍照设备的学员发相机。“我们真的能拍出好照片么?我可是完全看不见,怎么拍啊?”一位学员把相机拿在手里,翻来覆去摸索感受着,她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地研究这个机器,不敢相信自己也能拍出正常的照片。
 

  在座的学员一共有9人,其中有20出头的年轻人,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都是由盲协推荐来的视力残疾人。聊天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学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开朗,喜欢尝试新的事物。相机的镜头在哪里,把相机放在哪儿能够使镜头居中,如何感受拍照的距离,按下快门后怎么知道照片拍好了……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叫问题”的问题,对于盲人来说,却需要非常细致的讲解。
 

  “首先,我们要求用你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镜头,感知它的位置,然后始终牢记将它对准你要拍的人或物。
 

  “第二步,为了拍照时让相机稳定不抖,我们可以把相机贴在额头上,也可以抵在下巴下边,或者抵在胸前,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地方。
 

  “用额头或者下巴感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保证相机下边缘水平于地面,图像不会倾斜。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拍人物特写时,你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这个距离就可以拍出肩膀以上的大头照;要拍半身照,你就在手搭肩膀后再向后退一步;要拍全身照呢,就要向后退三步……
 

  “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你要拍的是个什么画面,然后就按下快门,把它拍下来。”
 

  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给学员们用动作示范,孙志远更多的是要将这些动作要领细化成指令明确的语言,然后条理分明地告诉大家,3个小时的时间只休息过一次。
 

  闯北京结缘盲人摄影

  孙志远12岁时左眼视网膜脱落,手术失败左眼失明,半年后右眼视网膜脱落,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只能维持一半的视力。然而,他视力残疾后,先是学习乐器,做了一名盲校音乐教师。后来又到北京,加入了一家残障人士组织的公益工作室。2009年,工作室的几位负责人偶然得知英国有一家公益机构长期从事盲人摄影工作。于是,在一个基金会的协助下,他们与对方取得联系。后来,两名培训师从英国来到中国,对一个八人团队进行了培训体验,孙志远就是其中之一。 

  “感觉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拿起相机后,就再不愿意放下。”孙志远说,在自己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张是在电梯间拍的。那天拍摄的时候,孙志远拿着相机,走进电梯间,按下6楼的按钮后,电梯“叮咚”一声响,他就按下了快门。其实,在正常人看来,整张照片一片漆黑,只有一个闪着橘黄色暗光的“6”字。至于为什么如此偏爱这件作品,孙志远笑了:“当初拍下这幅照片时,脑子里想了很多,这或许就算是我的生活,我抓住了。”
 

  经过2年多的训练和实践,孙志远开始给别人做培训。他在沈阳注册成立了“益新残障人”这个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并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过多次摄影培训。“非视觉摄影改变了我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一些残障人的生活。”孙志远说,摄影时,他们是用听觉、触觉和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