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芳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2008-05-08 14:42:13
母亲节将至 部分市民动手做礼物
5月7日,家住幸福路金太阳小区的居民温艳(化名)正在为妈妈做蛋糕。(记者梁坤 实习记者张鹏 实习生王伟摄)
乌鲁木齐在线讯 (记者姚芳) 5月11日母亲节将至,许多市民开始着手准备礼物送给母亲,而亲自动手制作礼物,成为一些市民的选择。
温艳(化名)低着头将手中的水果切开,慢慢粘在蛋糕上,没有专业的工具,温艳就用纸包着奶油围花边。半小时后,一个粘满水果的简易蛋糕“出炉”了。
“连续3天,我每天用半个小时来练习做蛋糕,希望母亲能喜欢这样的水果蛋糕。”温艳摆弄着自制的蛋糕笑着说,家里是开蛋糕店的,一直是妈妈给她做蛋糕,而母亲从未品尝过她做的蛋糕。虽说蛋糕只有一层奶油,但在母亲节那天会送给妈妈,表示感恩。
有同样想法的小陈同学,是一所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他打算动手做一份4开的模拟报纸送给母亲。小陈说以往送康乃馨给母亲并没有想过送礼的意义。“做一份模拟报纸,想让母亲知道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特意写给妈妈的,感谢她的养育(之恩)。”小陈认为,送“精神产品”更有意义。
黄莉是来新疆某高校上学的河北姑娘,每到母亲节,只能打电话送祝福。今年母亲节,黄莉有机会回老家看望母亲,她展示了已做好的“生活纪念册”:一本A4纸大小的笔记本上,贴满黄莉在上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照片,每张照片下面还注释着何时何地为何留念,并附上一些成长感言,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还写着四个红色大字“感谢妈妈”。黄莉说:“在上学的3年里,都没和母亲见过面,我想通过照片记录的形式,告诉母亲我在外面生活得很好,不用(为我)担心。”
家住红十月的邓女士说,“今年孩子已提前送了我手工巧克力,当时我很高兴,可身体不好不能吃,就将它作为摆设收藏了。”邓女士说,孩子是否送礼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有心意,哪怕一句话都让她欣慰。
新疆社会科学院教授续西发表示,亲自动手制作礼物来感谢母爱,表达的情意更深切。感恩贵在心意,回报母爱不仅限于节日当天,应时时铭记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