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直击北京首个排队日 公共文明从“11”开始
2007-02-12

 

  [编者按]在今年1月18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动员大会上,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2月11日,北京迎来了首个“排队推动日”。为何设置“排队推动日”?“排队日”到底起到何种作用?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首都文明风貌,形成有序的公共秩序?针对上述等有关“排队推动日”的问题,人民网记者走访了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专家学者、市民、志愿者、外籍友人等等,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这两天许多北京市民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每月11日是排队推动日……”。伴随着这条信息,北京迎来了首个“排队推动日”。2月11日,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举行,向广大市民发出“排队文明、礼让光荣”的倡议,希望杜绝公共场所乱拥乱挤、城市交通乱行乱停等不文明行为,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环境。人民网记者直击活动现场,与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张慧光面对面,并为您带来北京首个“排队推动日”的全程采访报道。

   在“排队推动日”启动仪式上,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张慧光揭晓“排队推动日”活动标识并介绍了标识寓意和“排队推动日”活动背景。
   张慧光说,把每月11日定为排队日是在用“11”这个数字形象地提醒大家,当有两个人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时候就应该排队。活动标识由两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组成,希望这个具亲和力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使市民喜欢这两个卡通人物,并且一看到他们,就想到要自觉排队,文明礼让。
   当问到为什么要选择“排队”作为创造文明有序环境的切入点时,张慧光说:“秩序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大众参与度很高的一个行为,所以,我们选择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大家的排队意识,树立文明礼让的风气。” 张慧光介绍说,2007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思路就是要抓好五大文明行动,即礼仪文明行动、包括“排队推动日”在内的秩序文明行动、环境文明行动、赛场文明行动以及服务文明行动,“相信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会对提高城市文明形象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针对许多网民担心的“排队日一过,排队意识就没了”的问题,张慧光主任专门做了解答。
   “我们将每个月的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就是要推动和鼓励大家在平常的每个日子里都要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我们在这一天里搞一些大众参与的活动,与媒体联合一起征集志愿者,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关注排队这件事。从而培养一种排队的意识和习惯。”
   张慧光主任告诉记者:“大众的公共文明行为提升有一个过程。譬如,日本形成有序的排队秩序花了6年。台湾也用了7年,北京已经进行5年了。近几年,有序排队、文明礼让正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市民自觉排队的意识和排队的行为水平正在逐年提高。”
   “奥运一天一天走来,使每个北京人能得到奥运的实惠。推动大家每天每时每刻注意排队,这不仅是为奥运服务,更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建设发展。” 张慧光说。

志愿者:为北京奥运做贡献是市民的义务
  在活动现场,不但能够看到许多身披绶带的文明监督员,还有积极参与活动的热心市民,更有由不同年龄层市民组成的志愿者。
  一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利用假期来做志愿者,向过往行人发放“排队推动日”的宣传品。他说:“能够作为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志愿者,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些贡献,是每个北京市民的义务和光荣。”
  据悉,活动当日除主会场议程外,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也相应组织开展公共场所的“排队推动日”活动,如:东城区将开展“情系奥运我参与、排队候车我表率”活动,西城区将开展与“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活动,崇文区将开展“秩序与文明”活动,海淀区将开展“自觉排队、有我一份”活动。怀柔区将开展“维护秩序从我做起”活动等。”
市民:每天都应该是排队日

  在王府井大街,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过往行人。其中,有16位表示知道有“排队推动日”这件事。被访者纷纷表示愿意自觉排队,为维护首都北京的公共秩序出力。
  出租车司机卢先生说:“这样的推动日非常有必要,而且光在排队日组织大家排队还不够,咱北京天天都应该是排队日。大家都排队,有秩序的上下车,不仅代表北京的文明形象,对交通道路拥堵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排队推动日”不仅仅吸引到了众多国内媒体的目光,更有十几家境外媒体来到现场进行报道。一位加拿大记者说,一切与2008北京奥运会有关的活动都是世界所关注的焦点。“北京在为奥运会做准备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工作,这是当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前夕所没有见过的。这样非常好。”
  据悉,本次首都文明委“排队推动日”的提示短信短信覆盖面达1800万条,道路设置横幅五百条余条,更有47块大型路边广告提示您要“自觉排队,文明礼让”。

  那么,“排队”这种社会行为怎样才能最快成为一种大众习惯?“排队日”到底起到何种作用呢?为什么有些市民不愿意排队,应该如何解决?其它国家是否有可以借鉴的举措?人民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社会学家,但是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两位专家的对于设立“排队日”的观点截然相反。 >>树城市文明形象何妨从排队做起

  支持方:关信平:“减少排队”才应该是最终目的
  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关信平对“排队日”表示支持,他认为这唤起了民众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不仅使老百姓更加重视公共秩序,也使服务性部门从“更加便民”的角度出发,改进服务,使民众的生活效率更高。关教授说,市民不愿意排队其实很正常,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每个人其实都想快点把自己的事情做完,这也是“夹塞”的最直接原因。但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耽误排在后面队伍的人的时间,更糟糕的是,人们的不满会转化为对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的淡漠,那么很有可能会让这些人在下次排队的时候同样选择“插队”。   他指出,若想改善现在的“插队”情况,第一要使整个社会的服务部门改善服务,比如服务窗口是否可以多开几个、公交车是否可以增加几班等等,从根本上使人们排队等待的机会变少;第二是将排队的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比如能否将排队变得有意思些,或者像银行一样改“排队”为“排号”,这样可以使人们在等待的时间里能更加自由地做其它的事;第三是宣传加强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而“排队日”恰好是从这点做起的。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措施,“减少排队”才应该是最终目的。

   反对方:夏学銮:应对大众进行社会空间行为规范培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市民不愿排队是因为没有一个公平、公正、文明、礼貌的交通秩序,因为你排队他不排队,大家也就跟着都不排队了。交通秩序混乱和当前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提高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做起。这里需要教育、制度和惩罚三结合的治理措施。
   他对“排队日”表示忧虑,“设立这样一个专门的排队日,从动机上说无可厚非,但我不知道它是否真能起到什么作用。排队这样的小事是需要天天做的,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设立一个专门的排队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它只能让人联想到除11日以外则不是排队日,可以胡乱夹塞拥挤不排队,这样它所起的作用就相反了。”
   夏教授说,我在美国生活两年,也到过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外国人都注意遵守交通秩序,注意文明乘车。像美国人乘公共汽车,无论人多人少都坚持排队上车,而且人与人之间都留下20-30公分的间距:为了不侵犯他人的隐私空间,人人都按照社会空间行为规范行事。对大众进行社会空间行为规范培训是我们可以着手进行的事情。

●调查1
您知道北京市将每个月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这件事吗?
知道。
不知道。
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调查2
您认为设置这样的“排队推动日”有必要吗?
有必要
没必要。
无所谓。

●调查3
当您遇到别人插队的情况会怎么办?
默不做声
大声劝阻
恶言相向,就要狠狠教训才能改

●调查4
排队会为您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更有秩序,更有效率。
有自豪感。
更能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感。

 

人民网独家策划 

 

(责任编辑:孝金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