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杨晓龙:支教大凉山让我成长
2016-02-05来源:北方新报
       “有一种青春,那就是支教。有一种生活,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那些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人生财富,我的支教成为永远的回忆。”杨晓龙在他的支教日记本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杨晓龙是个90后,毕业于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1月30日,刚刚支教回来的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金牛座、爱旅行、爱公益,杨晓龙这样描述自己。在大学时,他偶然看到了一部关于支教的电影《天那边》,于是支教生活成为了他的向往。2015年6月,大学毕业的他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一边旅行,一边寻找志愿支教组织,以实现他的支教梦。8月下旬,他接到了公益组织的电话面试,通过之后便毅然走向大山深处。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舟车劳顿后,他又背着行李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终于在深夜抵达了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佐戈依达乡的敬谦小学支教点。

       第二天,杨晓龙就站在了讲台上,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却有些羞涩和紧张。“我叫杨晓龙,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说着,他在后面的黑板上画了一幅中国地图,把内蒙古和四川之间的距离画了出来。他指着地图告诉孩子们:“这是内蒙古,我的家乡,我来自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内蒙古。好了,我们把语文书拿出来,打开第一课……”就这样,他与另一名女老师一起合作负责五年级的学生,正式开始了支教生活。因为喜欢旅行,他还特地为孩子们增设了地理课,为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向他们讲述大山以外的精彩世界。

       杨晓龙刚到敬谦小学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班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就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孩子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们学习,他花了很多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有时还会主动上门进行家访。“我希望能够教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知识。”杨晓龙说。

       山里的生活很苦,对于杨晓龙和其他志愿者来说,教室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他们吃在教室里,住在教室里。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大山里,土豆、青菜基本上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偶尔能吃上一次从镇里买的鱼,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饭菜,这对家境较好的杨晓龙来说也是个挑战。但是面对孩子们甜甜的纯真笑容,杨晓龙和其他志愿者甘之如饴。

       在没有课的时候,杨晓龙喜欢到处走走,与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学习彝文,了解彝族传统文化,试着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2015年的后几个月,杨晓龙与敬谦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过得很幸福。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杨晓龙与孩子们离别的日子。在送别杨晓龙的那天,许多孩子自发地帮杨晓龙背东西,紧紧地跟在杨晓龙的身后久久不肯离去。回头望着孩子们那纯真的脸庞,平时不怎么表达的杨晓龙落泪了。在杨晓龙看来,5个月的支教生活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对于责任二字的深刻理解。“每天和他们相处,我觉得责任重大,上课的时候我都会认真备课,避免将不正确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支教生活让我成熟了很多。”杨晓龙说道。

       文/本报记者 奥妮莎 实习生 王凤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